作者 | 李東陽
來源 | 首席營銷官
過去咱們也聊過不少綜藝營銷的案例,不少優秀的綜藝節目贏得觀眾歡聲笑語的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品牌的青睞,成為品牌營銷的主陣地。
冠名、植入、曝光......合作之后的綜藝玩法解讀了不少,但卻幾乎沒有涉及過前期品牌和綜藝的合作過程。
不過最近,綠源液冷電動車與綜藝《種地吧》的合作填補了我的這項“空白”。
起因是一檔名為《種地吧》的綜藝一直很窮還負債。于是節目成員在今年2月的一場直播中開玩笑要給節目拉贊助,結果愛“綜”心切的粉絲們真的開啟了全網拉贊助,尋找金主爸爸。
萬萬沒想到的是,作為被求助對象之一的綠源液冷電動車真的回應了粉絲,前兩天正式官宣贊助該節目。消息一出,不但粉絲們喜大普奔,還上了熱搜、出了圈,全網猛夸。
作為營銷人,看到綠源這波格局頗大的操作也是服氣!只想說,綠源,你是懂贊助的,也是懂寵粉的!更是有實力的!
01 找一個觸點,讓品牌成為話題沒有玩不轉的營銷,只有不會玩兒的品牌。很難想象,此前一直給人一種“硬核科技”形象的綠源會有如此會玩、有趣的一面。
說實話,作為一個勞作紀實的綜藝節目,《種地吧》在這個“娛樂為王”的快時代著實顯得有些“另類”。但新農人們在節目中有梗、有料的表現還是給了很多人驚喜。
也正是源于粉絲的這份“真愛”,才出現了粉絲為節目“廣撒網”拉贊助的盛況,但面對眾多潛在金主爸爸,為何只有綠源如此積極回應?
顯然,綠源是懂贊助的,更是懂營銷的——不同于多數品牌聚焦于贊助之后的營銷玩法,綠源選擇了將傳播策略前置,先輸出品牌話題。畢竟粉絲幫節目組拉贊助這樣的新鮮事兒放在整個營銷界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果然不出所料,在綠源正式官宣合作《種地吧》前后,粉絲們上演了一出整活大戲:
從官宣前的瘋狂猜測與“催促”到官宣后的震驚與激動,綠源和粉絲們玩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全網猛夸綠源有眼光、格局大、路走寬了,在助力品牌以更生動的面貌打入公眾視野的同時,也潛移默化中為一個傳統品牌注入了趣味的年輕化基因。
有意思的是,官宣贊助之后,有人居然為綠源的廣告片操碎了心,節目組成員在廣告里的角色擔當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值得一提的是,連微博綜藝官方都出來帶話題點贊該品牌和粉絲之間的趣味聯動,不少微博KOL如@劇綜指南、@bunny小課堂以及@東方網娛樂等藍V也全都加入了“夸贊”陣營,紛紛安利起了綠源液冷技術。
原本一場普通的綜藝合作“官宣”已然成了一場品牌盛宴。從傳播的視角來看,這種自傳播機制的形成應該是綠源早有預判的,粉絲反向拉贊助事件本身的“反常性”已經注定會成功刺激、勾起粉絲及大眾群體的關注與參與度,并成為此次溝通的一個“超級媒介”。
過程中,綠源通過主動滿足粉絲“訴求”為此次傳播埋下一個討論觸點,從而順利承接話題熱度,讓一個綜藝熱點成功轉化成品牌熱點。官宣即熱搜,登上總榜top5的高位。截至目前,話題#粉絲真的給種地吧拉來了贊助#僅在微博就斬獲閱讀2.4億+,討論1.1萬+。全網話題熱度炸裂,還登上了抖音熱點榜。





不難看出,這樣的爆炸數據顯然是其他品牌沒有達到過的,這不僅驗證了綠源這波social玩法的成功,更在社交網絡的迷因效應之下,讓每一個參與的粉絲、網友都成為信息的宿主、也都會成為傳播的載體,撬動了傳播邊界的大幅延展。
最終形成了對品牌與節目熱度的雙向反哺,得以讓綠源品牌在多元主體參與之下成為“社交貨幣”式的話題,在多級傳播之下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推動熱度持續發酵,克服了熱點話題轉瞬即逝的“痛點”,形成了長尾效應,既為后續品牌營銷內容的制定和輸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綠源營銷實力的有力證明,也為行業營銷提供了一次可借鑒的參考。
02 從粉絲中來,到大眾中去互聯網時代,無數的營銷實踐已經證明:品牌應該將營銷中心轉移到如何與消費者積極互動,尊重消費者作為“主體”的價值觀。
換言之,營銷應從品牌視角轉向用戶視角。
以此來觀照綠源與《種地吧》的官宣合作,從原本品牌的“秀場”轉變成廣大粉絲、網友廣泛參與的“主場”顯然是綠源有意為之的結果。
我將其總結為“從粉絲中來,到大眾中去”的傳播思路。
一方面,想粉絲所想,思粉絲所思,實現了一場品牌與粉絲的雙向奔赴。
可以看到,整場傳播都聚焦于從粉絲興趣點、關注點上找傳播點,而非品牌身上。粉絲們源于對《種地吧》的喜愛開啟了全網找金主爸爸的行動,綠源適時出現滿足粉絲渴望,這既是一種相互成就的雙向奔赴,更是用戶視角下思考傳播的產物。
另一方面,綠源全程參與話題討論,用有網感的品牌內容和UGC內容形成了真正的內容共創。
這一點從話題#粉絲真的給種地吧拉來了贊助#時間脈絡的梳理中就能發現蛛絲馬跡。先是在贊助之前,綠源官博小編也在和粉絲一起努力說服自家老板求贊助。
這種“一起努力”的歸屬感與身份認同顯然無限拉近了品牌與粉絲之間的心理距離,也獲得了“品牌懂我”的情感認同。
后來在官宣的微博評論區,綠源與網友逗趣十足的互動不僅有效強化了品牌的人格化特質,更構筑了一個獨特的品牌話語空間。無論是面對粉絲感謝“群眾的呼聲必須滿足”的回應,還是網友夸贊綠源好用時“就沖你這句話高低得整個前排”的回答,既讓綠源調皮、可愛,有網感的人格化形象躍然紙上,也讓綠源品牌內容的輸出更具感染力。
很大程度上來說,無論是傳播契機的選擇還是傳播內容的塑造,都來源于粉絲群體,并最終指向大眾。綠源用一種“原生式”的內容共創搭建與粉絲、大眾的溝通場域,這既消解了傳播所固有的“營銷屬性”,也成為此次傳播突破圈層壁壘,成為大眾話題的關鍵。
03 年輕化的本質,是同頻共振有人說這屆年輕人最不好帶了。確實,在這個“有趣即正義,會玩兒是王道”的營銷環境里, 不僅僅需要品牌信息的輸出,更重要的是要與年輕人玩在一起。換言之,真正的品牌年輕化從來不是討好年輕人,而是在同頻共振中始終保持與年輕人的對話能力,這才是品牌年輕化的底層邏輯。
對此,綠源液冷電動車對品牌年輕化的理解極為深刻、到位。在綠源的理解中,當下的年輕人樂于追求新鮮感、追求快、追求刺激的感受,但其實大家內心有著長期而穩定的情感渴望。反映到現實生活,慢綜成為一種大家喜歡的節目就是最佳佐證,因為它能夠治愈人們快節奏下的焦慮。
以此來反觀綠源與《種地吧》的合作看似“隨意”,實則有著內在的精神契合:《種地吧》在當下快綜藝時代堅持慢綜藝的“另類”其實與綠源液冷電動車所堅守的長期主義有著內在的價值共通——即在這個追求快節奏的社會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發展節奏,沒有因為追求效率放棄作為品牌最重要的技術,每一步穩扎穩打,才能夠作為幾代年輕人的陪伴,始終活躍在年輕人的視野。
這得益于綠源在營銷上的發力,未曾懈怠與年輕人的溝通。以此官宣《種地吧》為基點向前回溯,多年來,綠源始終活躍在Z世代年輕人“追星追劇”的最前沿。從熱播劇《有翡》、《巡回檢察組》、《二十不惑2》、《去有風的地方》、《清平樂》到頂流王牌綜藝《向往的生活》5、6季、《快樂再出發2》、《脫口秀大會4》、《少年之名》、《嗨放派》、《同一屋檐下》中都能看到綠源的身影。無論是年輕人的社交場景還是娛樂場景,在與諸多影視綜藝的合作中已然全方位滲透進年輕人的生活語境,以一種年輕化的生活方式搭建品牌與Z世代的連接。
也得益于在產品上的匠心,年輕化的產品從來都是品牌年輕化的根基。而綠源也選擇了打造年輕化產品作為品牌年輕化入口。作為電動車行業的資深玩家,20多年來綠源堅持技術創新,全球首創的液冷技術開啟了“一部車騎10年”的新時代,引領電動車從“易耗型消費品”向“耐用型消費品”轉型,已然成為中國電動車創始品牌、電動車標準制定者、電動車核心技術與智能制造引領者,更通過推動《電動兩輪車耐用標準》的制定,開創中國電動車行業耐用先河。
這既是綠源長期主義視角下以技術賦能品牌和行業的有力佐證,也是其始終保持行業實力和年輕人同頻對話的支撐力所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也正是根植于多年技術實力的沉淀與年輕化的品牌基因的配合,綠源不斷在產品價值上凝聚品牌實力,inno9、S70等多款液冷電動車在各種影視綜藝與明星的綁定,以及新生代偶像在社交媒體上傾力推薦中成了年輕人中當之無愧的“網紅爆品”,進入年輕人的消費“菜單”。
還得益于在品牌年輕化的過程中,綠源始終將品牌置身于年輕人的“中心”位置,無論是話題上還是感知上自帶年輕吸引力。如同此次官宣《種地吧》的過程中將品牌變成年輕人的社交貨幣和社交空間。過程中,品牌扮演的角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以一個“同類人”的角色去主動融入年輕文化與之共同成長,共創品牌。
而從更大的視角去看,綠源液冷電動車還引領了傳統品牌的新媒體破圈營銷路徑:做自己,和年輕人做朋友,用時代的語言去平等溝通——沒有哪個時代可以拋棄這樣的品牌。
官宣之后,綠源和《種地吧》還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我保持萬分期待!
以上就是粉絲給《種地吧》拉贊助,綠源把綜藝營銷玩出新高度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