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只是,陳圓圓確實沒有什么個性
但生逢亂世,手握重兵的吳三桂尚留罵名,沒有剛烈性格的圓圓也只能無可奈何地選擇了逆來順受,茍活于夾縫中
但那樣的時代又能要求一個被當成物品爭來搶去的女子如何呢?寫《圓圓曲》的吳梅村縱有曠世之才,不也是“浮生所欠止一死,塵世無由識九還”、“誤盡平生是一官,棄家容易變名難”?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注重人品和道德修養的民族
數千年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莘莘學子和有志之士前赴后繼的軌跡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則是這條軌道上的一個個驛站
因此,翻開一部中國歷史,在我們能夠讀到的有記載的那些人和事中,常常看到因為求取功名失意或難以施展政治抱負,有人閉門謝客,專心讀書;有人沉湎酒色,裝瘋賣傻;有人結廬山野,閑云野鶴;有人云游四方,拜師訪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有人嘯傲江湖,怨天尤人,郁郁終身;也還有人豪飲清談,放蕩不羈,留下無數言志的詩文,這一切,正好與蘭花居深山而不餒,處明堂而不媚,聚百花之香而不驕,高潔脫俗,芳馨不絕的高尚品質一拍即合
怪不得為后世尊崇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也對蘭花倍生龍虎敬意,在蘭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
說出“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和“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兩個對比例子,得出結倫“君子必慎其所處”的結論,以蘭花為師來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
幾千年來,使“芝蘭之室”一詞成為良好環境的代名詞,成為一個頌蘭美蘭的成語
12、慢慢發現愛一個人就是毀了原來的自己
快樂的感覺來自我們的內心,美好的風景也來自我們的內心
景會隨心一起走
11、那么多曾讓人羨慕的愛情,最后無疾而終,而那些從來就沒人在意的愛情,卻可以如此簡單的相愛,開花結果
其實,只要有一只愿意握緊你的手,一顆把你放進生命里的心,這便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