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臟有意留下的事物的窗口,眼睛是心臟在相交處留下的智慧,眼睛是現實感知的傾斜,眼睛是生命和生活邏輯的偏好
山間有泉澗,枝柯交互,在晝猶昏
有清泉自山石罅隙間流出,水自清冽,漫于石上,水匯聚成潭,呈凝黛色,深不能測,或從突兀的巖石上奔流而下,形成瀑布,如一匹匹白練懸于崖間,在青水漈,水瀑分成兩綹,一大一小,大者從凹處流下,水勢平穩,如綠綾披拂,小者躍起于一飛石,形成的瀑流如飛雪濺玉般,聲若宏雷
舊時有尋仙者在此煉丹煮藥,留下幾處丹穴,地質上是遠古時的冰川遺跡,還有仙井、仙灶、仙磨,俱是冰川所造就的奇跡
在山崖間,陰隰處長有幽蘭,綻放出箭箭素馨,野葛藤蔓,匍匐于巖石上,青苔斑駁,細竹如箭,雋然獨立
山石陂陀,崗青嶺峻,水流淙淙,如無弦之琴,泉聲幽咽,忽如間關鶯語,忽如凝冰相摩,細細品之,獨得幽靜無邊,所謂于靜處聽流泉,從風中聞松濤
山無特點,千篇一律,則為山之庸者,石無泉聲,寂然如闃,則為死石,崖無飛瀑,雄則雄矣,險則險矣,徒有空勢,拒人于千里之外,實是一憾
山無石則無神韻,為土山,不入名山之列,石無樹染,徒有奇險之勢,禿裸無形,難入畫圖,樹無崖襯,不能顯其高,水不經瀑流,不能顯其聲勢,水為死水
清代石濤的山水有靈異之氣,只是因為有山有石有泉有瀑而已,山無石則形可憎,石無勢則徒如平地,山無樹則丑,山無竹則俗
故有山必需得有石、有樹、有泉、有瀑、有竹,方為可訪之山
九華山就是這么一種集石、樹、泉、瀑、竹、云、霧、煙嵐、有靈性的山
我說,我說,我只是想摘個蘋果留個紀念,就一個,就摘了一個
我不記得兜里還有一個了,我只說,就一個,就一個,有點語無論次,還伸出手給大嫂看
不知道大嫂看是沒看,大嫂是不是說了什么我也沒聽見
我越說越傷心,蹲下去,眼淚掉下來,模糊了視線
我伸出一只手,手指張開,哽咽地說,五年了,我在這所學校生活了五年,五年哪,我就想摘個蘋果做個記念
從想就想摘,從前的榆樹只長葉子,現在結蘋果了,多難得呀
我反復強調這個理由,用五年的時間抵一個蘋果,不算過分,不算過分
聽不到大嫂說話,只有我在說,不停的說
佛法生根于秀美的山水之中,佛法之叢林花樹,與美麗的山水同為一體,相映生輝
偶爾我們會在坡上看到一丘荒墳,墳前植著石楠或是香樟,石楠枝蓋如傘,香樟葉茂如冠
墓碑上的字已經模糊,看不出睡在里面的祖先究竟是誰,但是,路過此處的人卻認識這墳前的老樹,從而知道那里面的人究竟有多大的歲數
紫石塔人也就是以這種方式表達他們對生命的無比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