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塞外就是塞外,它給進入北地者一個自然主義的視界
不管你的故鄉是貧困或者富裕,也不管你的故鄉是名勝古跡之地還是偏僻閉塞的山村,說起故鄉,人們都不會對故鄉冷目相對、不聞不問,每個人對故鄉都會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淺的揮之不去的記憶和情結
這也許就是“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的一種表現和反應吧
很多出家在外的人,不管他是達官顯貴,也不管他是貧頭百姓,都會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時
由于思念故鄉,有關故鄉的變化和動態常常成為他們十分關心的話題,即便身在多么繁華多么美麗的地方也總是覺得沒有自己的故鄉舒適和安穩
確實,故鄉是人們心中的依戀
這種依戀來自于很多人都認為故鄉就是自己心中的根,因為很多人都有這種“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的根深蒂固的認識
這種對故鄉的依戀和認識包含著他們對故鄉的深厚感情
早些時候,我的生活里出現的那些人,我經歷的那些故事,我記憶里的短暫的波動,以及在更早的時候我滿心的理想化的夙愿,都慢慢同今天的我的生活,重疊交叉起來
我也不能說,這樣的日子是不好
我不妄自菲薄,不能斷自己的后路
我不能讓自己陷落得更深
這一次這樣說,卻是前所未有
因為我的迷惑真是變得實實在在
我曾經在小說里找到出口,在詩歌里也找到,但丟失的速度也是快的
我那么無所顧忌地寫下一些事,包括我自己的不堪的境遇
那些我后來幾欲毀掉的一些舊手稿,它們凝定在那里,暗淡而瑣碎
我覺得自己的年齡一天天增長,但舊事舊物一旦定型,卻昨日如同前年
這是我的生活一直動蕩的最大緣故
一直以來,我對于那些溫婉的、細水常流的感情已經疏淡了
它們對于我,也慢慢疏淡了
它們甚至于,不認識我
但生活依舊一波三折地向前涌流著
我曾經學會的對付它們的法子也慢慢不管用了
我得在一個個嶄新的時空中停頓一下,重新找回自己
這樣迷失的感覺無所不在
也大抵因為這個,我用文字記錄這些
說白了,是驗證的成分更濃一些
有時我在別的事務中陷于忙碌,在工作中解除平素里常有的一些困惑
直至新的困惑產生,我看著熟悉的人也終至陌生
看著時間以另一種方式開始呈現
我想記述的光陰,與我隔著那么短暫的時空,在我們之間,有什么東西是將被忘卻的,又有什么將會銘記于心
我想看到的人,也終于不見
在此之前,我想象著有一天,我將我心里想說的說出來
但我的嘮叨使自己厭煩
這是最為讓人尷尬的所在
我到這里來,也不是特別喜歡什么,也不是愛
這樣說著,也不至于覺得隨意,也沒有難堪
我把平素難以表達的東西形逐文字
卻就連我自己,也不明白,想要說清楚的是什么
我時常與糾結在深心里的那個自己辯駁,誰也說不過誰
在我寫字的時候,似有什么東西追著我跑,在生活里,我追著時間,一步也不敢落下
但世間事情即這般迂回可笑,我在不寫字的時候,覺得沉浸于漢字里的那個我,也這般迂回可笑
至于在此后,我將如何,被文字這么一攪擾,也變得全無章法
抑或,這章法本就從未有過
我總是覺著別人的生活繁雜,想著自己須要簡靜
至于這簡靜是何種樣子,直到今天,我還是沒有想明白
香港的樓特別多,多的有些擁擠,且建筑各異,高聳云端,身在其中,尤如漫步在高樓的叢林
總是在該與不該之間徘徊,獨自咀嚼的是一種酸澀,一種無奈
因為,情深不堪負重;因為,傷痛總是不期而至;因為,太多的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