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水池捧著一輪月球在暮色中動搖,它確定獵奇了,月球里究竟裝得是什么,不妨獨清閑高高的夜空發著鮮明的光
那光和緩的,又極端和緩的,自顧自地,在晚上的農村里俳徊,它的腳步是如許得輕,輕得連它什么功夫爬進了櫥窗,那只睡在檐下的老狗都不曾發覺!還好它為人清正,若否,保不齊櫥窗里又將喪失了什么珍愛的貨色!
處理好善后事宜,老漢家的豆腐坊重新開張,只是少了一個流動售貨攤,三輪車后箱板的那條粉筆道還在,只是無人能夠破解它的意義
老漢用來召喚生意的喇叭被放在門旁的矮墻上,安上新電池,聲音依然清晰宏亮的穿過早晨的霧,招呼人們走入新一天的忙碌,比如我、身旁那些送奶的農民,去上早自習的學生
“小牧,這如何能換呢?她即是你的媽咪啊!即日咱們午時就要去見她的,再有你的外婆,外公城市來
”
不應該總是干擾一個人的內心,對一個人內心的限制,是違背自然本性的
你的靈魂還再與外在世界摩擦嗎,以一雙清澈的眼睛看待這個世界,這樣,你才不會是個混沌的人
人們總是那么天真地以為,有了體制,就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艱難、危險和不幸,這是體制制定者的宣告,包含著多大的欺騙性啊
其實,我所希望的,不過是在依山傍水的那庭院里,有一小片地,半畝大小即可,能種一些瓜果蔬菜,植幾株花樹藤蔓
也并非執意要做一個落伍于時代、社會的“自耕農”(雖然意緒里常有這種想法);我所期盼的,不過是閑暇時能在院子里讀讀書,散散步,望望云卷云舒的天空,或看小小的孩子搬弄泥石瓦塊,逗玩螞蟻蟋蟀
我所夢想的,也不過能在鳥啼晨霧中實施朱伯盧氏家訓中的首句:“雞鳴即起,灑掃庭除”──抹抹灰,帚帚地,用晨曦和霧露,沾溉我日漸渴燥的心靈
然后吐納吸氣,守住“中庭”;到東方彌白,就在氤氳的草木氣息中,開始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