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人有酸甜苦辣,月有陰晴圓缺
不過早已物是人非,時境變幻
那一花一草,那一樓一閣,似乎昨天的歡聲笑語還念念不忘,似乎你的遺容面貌還在氣氛中回蕩著
可悲是光陰似箭,可悲是換了情緒,變了相貌,只有那一口破鐘隨風發(fā)出一聲深沉的感慨,還在陳訴著那悠悠的舊事
這華麗的封面的確是她,只不過是她最美的瞬間
走進她的世界,純凈完美得讓參觀者都自覺地把痰都咽進了肚子
這是一幕精彩的戲劇,不過俄羅斯人看了會認為是悲劇,而中國人看了覺得是喜劇
路上,友人懷想起小時候過中秋節(jié)的情景
那時,為了烘烤月餅,往往要手忙腳亂幾個小時,之后,隔壁鄰居們相互交換著各自的月餅望月品嘗,雖然鄉(xiāng)下人不知道“明月幾時有”,也沒有那份“把酒問青天”的雅興,卻也過得挺有滋有味的
我告訴友人,記憶中,小時候鄉(xiāng)下的中秋節(jié)是極鄭重其事的
團圓晚飯之后,皓月當空,乾坤朗朗,母親總是要點燃幾炷紅香,然后將托盤中自烤的月餅高高舉過頭頂,隨即長跪數(shù)叩,虔誠至極
清清月輝,勻勻地灑滿母親一身,又從她的身上瀉滑而下,仿佛懸掛成水晶的簾幔
母親宛如通體透明地置身其中,那么努力而果敢地掙脫了倦怠的圍困,神采奕奕地與熠熠天光輝映,哺育過幾個子女的胸脯還十分醒目地起伏著
是對天庭的敬畏?還是對一輪滿月營造的亙古情懷的向往?那時那地,倏然間,我有一種感覺,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母親渾然一體,相融相生了
沒有天上的明月,母親又如何有如此生命的造型?沒有母親如此生命的造型,天上的明月又會顯得何等的慘白空洞!印象中,普普通通的月餅也是分外香甜的,心境也很分明是興奮而熱烈
/> 這槐花要是再不捋,怕是要老了,怪可惜的
桐花落滿小院的時候,姥姥在我家小住
那時候,傍晚的陽光正好
暖暖地斜照在廊檐下,撒滿一地的金黃
姥姥戴了老花鏡,坐在堂屋門前的草墩上,一針一線仔細地縫我破了洞的襪子
嗯,姥姥,等下我去捋些來,讓娘蒸蒸,晚上咱們好就著蘿卜絲兒吃
我從書桌前抬起頭,對姥姥說
那敢情好,也不用爬樹,你用那根竹竿綁個鐮刀,摟下來幾枝就夠了
姥姥用牙咬斷線頭,笑吟吟地望住我
回頭我去剝幾頭新蒜,砸成蒜泥,再澆上點香油,保你吃個肚兒溜圓
姥姥,你這不是饞我嗎?得了,我現(xiàn)在就去! 丟下手里的筆,我一溜煙地跑出門去
身后傳來姥姥的叮嚀,等等,我給你拿竹竿去! 不用,用竹竿都把槐花摟爛了,不好吃! 我家門外有一片小樹林,不單有梧桐、榆樹,更多的歪脖的槐樹
我不太喜歡梧桐的“豆子”,它們的粉會弄的滿天地都是,讓我禁不住打噴嚏
榆樹也不夠好,雖然榆錢還不錯,可榆樹太找蟲子,特別是一種褐甲黃腹的臭蟲,每年榆樹開花的時節(jié),飛的到處都是
槐樹好,不招蟲,就那么婷婷裊裊地頂一蓬綠蔭,秀氣卻不招搖
槐花甜而不膩,自有一番清涼的甜蜜
白色的花,嫩黃的蕊,一嘟嘟一串串地掛在枝頭,像一位清麗的村姑,淺淺地笑
三下五除二蹬掉布鞋,往手心里唾一口唾沫,緊緊腰帶,我噌噌地爬上樹去
陽光透過葉的縫隙印出斑駁的影,風吹過的時候,輕輕地在我身上搖曳
姥姥喘著氣站在樹下,她是小腳,走不快
我從樹上往下看,姥姥瞇了眼睛望上瞧
哎呀,就這么會兒,你就爬上去啦?我的乖乖,你抓緊些,哎,哎,小心刺! 姥姥,我知道
我得意地坐在樹枝上搖晃,身邊粉白的槐花縈繞,陣陣甜香令我沉醉
看看天際的太陽,不刺眼,晃得我頭有些暈,好像有一汪水在那里,晃啊晃
哎喲!不小心被刺扎了一下,我痛的叫起來
怎么了,怎么了,扎了么?趕緊下來,快下來吧
嘿嘿,沒事,姥姥
我嘻嘻一笑,把滲血的手指在嘴里吮一下,開始折小枝的槐花
不消幾分鐘,樹下落了一地,潔白的像鋪了一層白色底地毯,煞是好看
夠了,夠了,別那么貪心,快下來吧
我溜下樹,和姥姥收拾地上的槐花,整整盛了一大筐
回家過了清水,讓母親和了面在火上蒸
蒸槐花是出貨的,下了鍋,又是一大盆
母親把蒸的槐花過了油,撒上蔥花,點上香油,澆上蒜泥一攪,撲鼻兒的醇香
那天的晚餐,我是永遠記得的
姥姥和母親,兩個女人,輪流給我盛飯
都展了笑臉說,慰勞慰勞捋槐花的功臣
手指里的刺,是母親晚上小心地給挑了出來,姥姥在一旁咝咝地抽著冷氣,不停地咂著嘴
四月的夜晚,還有些微涼
風吹過林梢,發(fā)出沙沙的聲響
天上有一朵云彩遮住了月亮,淅淅瀝瀝竟然下起了雨
我總是在四月回想起風過槐花林的時刻,那清澈的記憶如甘美的泉水,淙淙地流淌著,澆灌著我灑滿愛與關(guān)切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