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的故事大家就更清楚了,王昭君到邊遠蠻荒的蒙古去了;漢元帝在臨打發王昭君的瞬間窺見了她奪人魂魄的氣質和風流,在生氣和悔恨交加中殺了毛延壽,以平衡內心傾斜的天空
這是大戲真實加入了腳色,只見一簇簇、一堆堆、一群群的人裝飾在寬大的大姜地里的各個邊際,到處都是靚麗的得意
一面出著大姜,兩眼也不閑著,觀賞著四周人家出姜的場合
這功夫我想起了一句話:你站在橋上看得意,看得意的人在樓上看你
這句話用在這邊就再貼切然而了,可再演繹成如許:你在這邊看人家表演姜大戲,人家也在何處看你表演姜大戲,且互訂交流著現成的戲詞:本年出姜,天不太冷,往年都凍得伸不動手來往日出姜我都穿小棉襖了,本年不穿也不冷
你家的姜年年都挺好!還行,歸正就得水肥跟上
這不只是一出異彩紛呈的出姜戲,更是一幅幅精巧天然、彩色燦爛的宏闊畫卷,假如把它動作一個個截圖,即是浸濕著濃濃親情的《農村秋日搶收圖》,如許富裕詩意啊!
她是一個閑人
因為沒有正式工作,她的全部工作就是給丈夫做飯
她又是個熱心的人,丈夫學校的老師們都和她很近乎
沒有飯吃的時候就往她家竄,衣服來不及洗,遞給她,小孩沒人帶,往她那兒一扔,便可以放心大膽去做事
不過卻也不見大家怎么尊重她,她年紀不小了,大家并沒有喊她一句嫂子,反而經常和她開玩笑
太多的時候,她是一個人寂寞地坐在宿舍門口的矮板凳上,一個接一個打哈欠,打得眼淚直流
讀幼兒園的小宇放學回來了
小宇是個胖嘟嘟的孩子,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像一只小絨鴨
小宇的回來對她來說是一件開心事,她一下來了精神,沖小宇一連迭聲喊,要小宇過去
小宇跌跌撞撞跑進她懷里,伏上她膝頭
小宇和她很親近,小宇知道,喊他過去,多半有好東西吃
果然,她從懷里摸出了幾塊糖
卻又高高舉起,要小宇喊她“高祖祖”,小宇要喊了,就有得糖吃
那時候小宇的父親還有一幫人也在旁邊
小宇的父親知道要吃虧,趕忙提醒小宇不要喊,那一幫人卻又慫恿小宇喊春姑兒(春姑兒是她的小名)
小宇在很多聲音吵鬧下糊涂了,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但他認得一個理,誰給他好吃的,誰的話大抵不錯
就奶聲奶氣地喊“高祖祖”
她把那糖往小宇懷里一塞,笑得幾乎要岔氣
而小宇的父親也在一旁笑,口里雖直罵小宇是笨蛋,卻并不真生氣
江南煙雨依舊,樓臺水榭猶存,蓮花一如既往地舒展粉朵,輕挽云袖的女子卻不似從前
夢里清歡,云水聲寒,庭院依舊秀色氤氳,我不彈古箏,已有好多年
曾經的故事已遠去,亦不復重來,那些純美的情懷也染了浮世的悲哀
我的古箏擱在遺忘的角落,攢了歲月風塵,琴弦想必銹蝕,再也彈不出絕世的清音
我遠離家鄉多年,淡漠了世情悲歡,一路上我慢慢地丟棄,行囊越來越空
人生雖還開始不久,可是留下的更多的卻是回憶
我不彈古箏,雖然我居住在閑情滋長的江南,雖然我依然懷著思古的清愁,雖然我心底依舊暗自期待有一個蓮荷般淡雅的知己
可我不彈古箏,我思緒迷離,我被俗塵浸染,我將心弄丟了
可是在這梅雨時節,在這個悠長的午后,一曲高山流水依然打動我的心,依然濕潤我的眼
佇立在窗臺,看院墻的青苔兀自地斑駁,看窗外的葉子無聲地飄零,看水池的蓮花寂寞地開著
古箏的清音在心間緩緩地流淌,撥動我銹蝕的心弦,憑著這感觸,我知道,原來,我彈古箏已有好多年
1、可能對的時間,都被我睡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