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說,誠心來玩的,支持一切驗證 安全信譽隨你考驗
加不上微信就加QQ4187246358如果添加頻繁就換一個
到了屋子里面還不算完,這時好事的嬸子們便會抓一把麥麩皮灑到新娘子的頭上,據說這是灑福,可誰也不愿意讓灑到自己的頭上,因為灑上之后既難看又很難把它弄掉
不過現在一般都是灑那種能閃光的塑料彩片了,既漂亮也不會很難弄掉
以后,她每天都在那個時間來我這里坐坐,還要我陪她去看桂花
講些關于桂花的故事給我聽
并告訴我:在她的家鄉有一個習慣:中秋節晚上全家集中坐在桂花樹下,淋沐著如雪的月光,吃著月餅、橘子,講著自家的家族史和傳說
中秋節那天,她帶來一盒月餅,坐在我門口的桂花樹下吃月餅賞月賞花
我才知道她叫思桂,并告訴我她喜歡我
我們就這樣來往了
她先整理我的房間,把別人摘下又丟掉的桂花枝用幾個大玻璃瓶養起來
又把窗口的桂花枝攀進房里,桂花就在我的房里開放
踩木欄曲徑,近賞荷花姿容,見嬌艷怒放者,香氣馥郁,含苞欲放者,亭亭玉立,花敗凋謝者,蓮蓬嫩綠,觀紅蓮艷麗,白蓮圣潔
贊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內通外直,秉性挺正,不附不蔓,不曲不攀,不
勝利的人都是一致,被人們稱之為倒霉
倒霉的背地都有著一個傳說、拼搏、進取、不平輸的觀念
/>兩家接力,掩護八路軍傷病員【衛國征文】我姥爺家是現在的山東省萊西市馬連莊鄉沃山屯,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的根據地,有膠東小延安之稱
母親今年七十歲了,在她童年的記憶里有很多哪個時期的故事
沃山屯是個半山區的小村,姥爺家住在村東頭路北第一家,靠路臨街,位置顯眼,怕抓丁,晚上一有敲們的就馬上把姥爺藏到地窖里
有時候敲門的很和氣:老大娘您別怕,我們是八路軍,不是漢奸,是好人的隊伍,我們謎路了,您給我們帶一段路好嗎?姥姥就把他們送一段再回來,這樣的事有好多次
有一次鬼子到村里搜糧食,把家里準備給大舅結婚用的一百多斤小麥搜出來了,姥姥不給,鬼子用刺刀逼著叫抓來的民工用姥爺家的小毛驢把糧食馱走了,送到附近的據點里
全家大哭,不但糧食沒了,家里唯一的小毛驢也被鬼子搶走了
過了幾天,不知怎么回事,那個民工又把毛驢給牽回來了,還帶回來一些錢,但花不出去,母親叫不上來錢的名字,可能是鬼子強制推行的偽幣吧,光記得這些錢放了好幾年也沒派上用場,后來就扔了
由此可見,日本鬼子雖然表面上占領了膠東地區,也安了據點,但真正的政治經濟命脈沒有掌握在他們手里,所以軍事的占領只能是暫時的
最驚心動魄的是掩護八路軍的傷病員了
姥爺家的西鄰居是個較富裕的農戶,八路軍的傷病員就住在他家長工的屋子里,有一天黎明來了一隊鬼子,剛到村口,八路軍的傷病員不知道鬼子來,他到大門口去了望,正好和鬼子打了個照面,前面的一個鬼子立即向這家撲了過來,傷病員一看不好,趕緊向正房里跑,屋里燒火的婦女把他推到當門八仙桌子底下,用簸萁擋住,剛藏好,一個鬼子很快就進了屋,逼問:八路、八路?婦女說:不知道,我沒看見呀
鬼子見一時難找,又怕自己一個人真的在屋里遇著八路要吃虧,就跑到外邊去喊同伙
趁這機會,婦女把傷病員扶到墻邊,翻墻推到姥爺后面的院子里
這是我姥爺的一個本家,【現在這個院子已經空了,前幾年我回老家看舅舅,他在院子里儲存的喬納金蘋果很好吃的】傷病員跳到這個院子后,這家的婦女趕忙把他藏到盛糧食的大缸里,蓋好
這是鬼子很快就順著蹤跡追到了這個院子,向婦女盤問:八路、八路?婦女說:門開著,八路從大門里跑了吧
鬼子又要搜查,這是村外突然響起了槍聲,鬼子也顧不上找八路了,急急忙忙跑出了村
后來聽說八路軍傷病員的皮帶和手槍都在南屋炕上,鬼子只要一搜就能找的到,如果讓鬼子抓到了八路,這兩家人一個也別想活
村里人說,這個八路的干部很可能在后來的戰斗中犧牲了,不然他一定會回來看望他的救命恩人
在沃山屯的東邊兩里多路,有個村子叫小水岔,在它村東頭大路邊有個小車站牌,下了車再向北走幾十米路邊有一個當地政府立的石碑,上寫:膠東小延安,前些年回家看到后并沒有太留意,現在想起來確實名不虛傳
因為是發生在母親身邊的事,所以我毫不懷疑它的真實性
其實這個小故事與那些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正象萬里長城需要一磚一磚的壘起一樣,抗戰期間形成的人民戰爭的銅墻鐵壁也是由無數默默無聞的英雄組成的
在紀念抗戰六十周年的今天,我們同樣應該把鮮花和懷念獻給這些無名英雄們
所以寫此短文,以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