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的概念
起重機是在一定范圍內垂直提升和水平搬運重物的多動作起重機械,又稱吊車。它主要用來吊運成件物品,配備適當吊具后也可吊運散狀物料和液態物料。
起重機的工作特點是作間歇性運動,即在一個工作循環中取料、運移、卸載等動作的相應機構是交替工作的。各機構經常處于起動、制動和正反方向運轉的工作狀態。
起重機的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灌溉農田用的桔槔是臂架型起重機的雛形;
14世紀,西歐出現人力和畜力驅動的轉動臂架型起重機;
19世紀前期,出現了橋式起重機;起重機的重要磨損件如軸、齒輪和吊具等開始采用金屬材料制造,并開始采用水力驅動;
到了19世紀后期,蒸汽驅動的起重機逐漸取代了水力驅動的起重機;
20世紀20年代起,由于電氣工業和內燃機工業的迅速發展,以電動機或內燃機為動力裝置的各種起重機基本形成。
起重機輪胎維護保養
一級輪胎維護作業項目
1、緊固輪胎螺母,檢查氣門嘴是否漏氣,氣門帽是否齊全,如發現損壞或缺少應立即修理或補全。
2、挖出輪胎夾石和花紋中的石子、雜物,如有較深傷洞應用生膠填補,特別是子午線輪胎,刺傷后若不及時修補,水氣進入胎體銹蝕鋼絲簾線,造成早期損壞。
3、檢查輪胎磨損情況,如有不正常磨損或起鼓、變形等現象,應查找原因,予以排除。
4、如需檢查輪胎內部,應拆卸解體,如有損傷應及時修補。
5、檢查輪胎搭配和輪輞、擋圈、鎖圈是否正常。
6、檢查輪胎(包括備胎)氣壓,并按標準補足。
7、檢查輪胎有無與其他機構刮碰現象,備胎架是否完好、緊固,如不符合要求,應予以排除。
8、必要時(如單邊偏磨嚴重)進行一次輪胎換位,以保持輪胎胎面花紋磨損均勻。
二級輪胎維護作業項目
1、拆卸輪胎,按輪胎標準測量胎面花紋磨損,周長及胎面寬度的變化,作為換位和搭配的依據。
2、輪胎解體檢查:
(1)胎冠、胎肩胎側及胎內有無脫層、起鼓和變形等現象。
(2)內胎、墊帶有無咬傷折皺現象,氣門嘴、氣門芯是否完好。
(3)輪輞、擋圈和鎖圈有無變形、銹蝕,并視情油漆。
(4)輪輞螺栓孔有無過度磨損或損裂現象。
3、排除解體檢查所發現的故障后,進行裝合和充氣。
4、高速車應進行輪胎的動平衡試驗。
5、按規定進行輪胎換位。
6、發現輪胎又不正常的磨損或損壞,應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起重機接通燈光開關后燈不亮
要使照明燈亮,燈光電路必須是閉合電路,如果燈絲折斷、燈泡松脫、導線折斷或松脫、線接頭嚴重銹蝕或氧化而絕緣、熔斷絲燒斷、搭鐵不良等,均會造成照明燈電路中斷,無電流通過,不符合電路工作條件,所以照明燈不亮。
排除方法:
開燈檢查,如果全車照明燈都不亮,啟動機也不轉動,表明故障在蓄電池。如果啟動機能正常啟動,表明燈光不亮故障在總保險或總燈光電源,用試燈或導線短路的辦法查明。如果只有個別燈不亮,表明故障在燈的燈泡、熔斷絲、燈座、線路等。可采用試燈、刮火、短路的辦法逐段檢查便能查出故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