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歌聲來自操場中心的草坪,沒人能看得見那個歌手,沒人知道他是誰,他又為何這般吟唱
歌聲裊裊地回旋著,因有了磁性而讓人著迷,又因有了穿透力而撼動人心,漸漸地聽出哽咽的聲音了
操場上是真正的沉寂,似乎空無一人
歌聲漸弱漸停下來,沉默延續了一會兒,終于在一個角落里響起一聲鼓掌聲,二聲、三聲……又從另一個角落里響起了掌聲的回應,又是一個角落……在橢圓形操場的四周,掌聲終于連接起來,響得空曠而清晰,真誠而體貼,象湖水拍打著湖岸
大概,生存即是如許的,到結果相守到老的人,不確定是誰人已經許下堅韌不拔、已經許諾皓首偕老、已經暗自愿誓這輩子只愛他(她)一個的人
【我有一個從紅袖認識的朋友
和她聊天是我唯一的休閑
相互調侃著,暢所欲言,我們稱之為豆芽
只在乎她的智睿與幽默,交流倒是次要的因素,說什么樣的話并不重要,也從沒浪費時間的感慨,只要她的頭像出現,我歡愉無限,此生足矣
時間給我和她的故事以深厚的情誼
每次相遇,我們不亦樂乎
常常有斯人似曾相識的感覺
什么都聊,語言和語言的默契造就一個讓人戀戀不舍的情懷
盡管在別人看來,俗氣得沒有新意,但只要和她相遇,就感覺人生苦短,歡愉亦何求,為歡能幾何? 二 一天,我心浮氣躁
委屈中撥弄琴弦,結果掉到地上,一曲未終琴先斷
我流淚了,怔證看著眼前的我曾經的最愛
我知道,只要去趟琴行,就會擁有一把或許更好的琴
可是,數年的常相廝守,那些逝去的光陰,又怎么買得到?
帝國維教師在書的開篇便提出詞以地步為最上的看法,而全文也確真實實安身地步二字之上,而且在連接地證明地步對一首詞、一個詞人、一種詞風的感化之大
而該書讓我最為贊嘆的便是教師對于詞之地步透徹到極了的分別
在教師筆下,地步的創作分造境和寫境、地步又分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地步再有收支、巨細之分
愛一個人,愛到最后,是愛而不得,思念一個人,思念到最后,卻一生都不再相見,紅塵漫漫,最終,都成了一對怨女癡男,恰如我和你
你曾給了我一場人間最美的相遇,卻又在愛情最美的時候,轉身離開我的世界,從此,我只能站在你看不見的彼岸,深深地把你回憶
多少個相思成疾的日子里,多希望,你能重回我身邊,多希望,我們還能像從前一樣,你挽著我的衣袖,我牽著你溫暖的手,幸福地走在這歲月靜好的年代,可惜,幻想了無數次,結果卻是一次又一次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