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沒綠成熟,不慌
牧羊人最喜歡的河柳旁,魚塘里花都已從地上空中開到魚身上了
春暖由淡而烈的
應(yīng)該是這樣活動的吧,既然能是一個季節(jié)溫暖的花,送誰誰不知道也會美起來,舒適得心花怒放遍及全身的
水豐草美的生活這一帶比那兒都好
牧羊人的經(jīng)驗(yàn)也是放心的享受
他還真是有個執(zhí)念,那一片地還就是讓他翻了個個
轉(zhuǎn)眼就到了年底,嗯,他又在操心選苗子,最后選了五月仙桃,我說是不是我媽愛吃?我爸一臉“嫌棄”的表情,卻又笑笑說“是哩呀,不讓她吃還得了
”哈哈哈我又是哭笑不得
雪花在替冬日抒情
我明白,雪花越來越瀟灑,越來越讓人嘖嘆不已
在雪花的感染下,窗上也開出了一種花,那花開在玻璃這塊純凈的土地上,迷朦了我的視線
我想把一切的酒都倒在一個杯,敬過往,也敬來日
/>磨西古鎮(zhèn)路過雨城雅安的時候,聽說此地雅女俊秀,雅語動聽,雅魚味美,可惜都沒能謀面,車子就鉆入通往川西的大山里
路狹窄起來,兩旁的山高峻起來,空氣里也有了絲絲涼氣
導(dǎo)游告訴大家,二郎山到了
這是歌里早就聽過的名字,聽她一說,心里不由地產(chǎn)生一種敬意
青松緊裹,陡峭挺拔,冷風(fēng)撲面
頂部被云霧籠罩著,儼然一股靈氣在周圍徘徊,神秘而古矍
上山的路曲曲折折,一走三停
下山的車和上山的車在拐彎處極力躲閃著,吼叫著,寧靜的山頓時熱鬧起來
穿過隧洞,路平坦多了
車在云上跑,水在空里流,風(fēng)壓彎了矮矮的小樹
大家還在嘖嘖稱奇,北面山坳里飛過來一股霧氣,雨絲就落下來,浸濕了頭發(fā)和衣裳
山下幾間房子在雨里靜默著,仿佛幾個火柴盒散亂地閑置在一起
一股清亮的水流從谷后面竄出,那就是世人矚目的大渡河
(一)大渡河與鐵索橋兩山對峙,大渡河從斜刺里穿過來,就隔斷了南北交通
南山緊依山勢修建了一座古寺,紅墻碧瓦,綠樹掩映,神秘而莊嚴(yán),一座石碑上書寫著紅色大字:一統(tǒng)江山
北山腳下是一片平地,岸邊修一城樓,穿過樓門就是鐵索橋了
十幾根碗口粗的鐵鏈橫在大渡河上空,鋪以寬厚的木板,就構(gòu)成了一座完整的橋
這是當(dāng)年唯一的南北通道,商賈行旅,藏羌漢白,販夫走卒,兵馬山貨,都必須通過這座橋,既而輾轉(zhuǎn)到其他地方,所以無論從交通或軍事,都顯得尤為重要
當(dāng)年兩軍舉著燈籠、火把,星夜兼程,最后在十八勇士蕩氣回腸的奮力一搏中,改寫了一段歷史
一個天塹阻擋不了歷史的洪流,正如一塊石頭阻擋不了車輪滾滾一樣,那一面大纛給這條河和這座鐵索橋披上了永久的紅色
走上鐵索橋,峽風(fēng)撲面,腳下滾雷轟鳴,似乎大地都在顫抖,血液也仿佛凝固了一般
抓緊鏈子,彎著腰,眼瞅著前方,才在顫顫微微地?fù)u晃到對面,許多人已臉色微變,有點(diǎn)汗意了
站在橋上,往昔的炮聲和吶喊似乎還在耳旁回響……青山肅立,湍流若箭,消失在青山深處
(二)磨西古鎮(zhèn)車到古鎮(zhèn)的時候已近黃昏
安頓好住宿,我就獨(dú)自一人溜達(dá)到了大街上
磨西古鎮(zhèn)修筑在一個東西北三面繞水環(huán)山的傾斜平臺上,南高北低
一條從北山峽谷蜿蜒而上的石道,在古鎮(zhèn)的入口岔成兩條并行的馬路,一條往東通向貢嘎雪山,一條往南直接通往200多里外的康定
丁字形小街以外,村落和樓房緊湊地聚攏在一起,低頭相向,親密攀談
說是古鎮(zhèn),實(shí)際上古舊的民居已經(jīng)不多見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小洋樓或刷新一白的平房
集市并不大,山民三三兩兩地攜帶山貨或菜蔬出門,隨意地在馬路兩旁擺開,也不大聲吆喝,黝黑的臉龐就是最引人注目的廣告
指指地攤上的貨物,友善地笑笑,算是打了招呼
你可以買,可以不買,隨手把玩也不會惹他們生氣
肉架上就半口豬,一會兒就刀子入袋,案空人走
其間最能引起游人興趣的就是山藥了,什么清熱解毒的冰山雪蓮,壯陽滋陰的冬蟲夏草,野生的靈芝,剛出土的天麻等等,舉不勝舉,叫游客不由得產(chǎn)生買一點(diǎn)的欲望
此外,鹿皮,牦牛頭,羚羊角,貢嘎山的玉琢磨的器物和飾物,獸骨做的梳子和工藝品,以及山菜和藏服,也會叫你眼熱一陣子
走累了,你可以隨意在一家飯館里坐下來,品一杯他們自泡的藥酒,點(diǎn)幾道他們的地方菜肴,然后和他們談?wù)勆酵獾纳詈鸵娐劊嚼锏娜赵潞颓彘e
酒入口烈而醇,菜入口香而清,仿佛鄉(xiāng)音鄉(xiāng)情在肚里回轉(zhuǎn)一樣,經(jīng)久不散
酒足飯飽后,揮揮手,他們也不挽留,憨厚地一笑,就當(dāng)作別
走出飯館,正是黃昏
紫紅色的夕陽在西邊的山豁口劈開一條光芒大道,古鎮(zhèn)一半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一半沉浸在碩大的陰影里,古鎮(zhèn)就一半臉紅,一半臉黑了
炊煙裊裊升起,在鎮(zhèn)子上空散開,與山坳里轉(zhuǎn)出的云霧連成一片,分不清哪兒是云霧,哪兒是炊煙了
這時,金花寺的鐘聲從遠(yuǎn)處傳來,空曠而悠遠(yuǎn),肅穆而莊嚴(yán)
忽然,有人大喊:“貢嘎雪山!”尋聲望去,東面久久不開的云霧在黃昏的風(fēng)里散了,露出一座白里透紅、玉筍一樣的雪山來
天出奇的藍(lán),仿佛會把你融化了一般
一縷淡淡的云橫在腰間,在周圍青蔥山巒的陪襯下,嫵媚而圣潔,并帶著固有的神秘與古遠(yuǎn)
我似乎釋然了,與雪山久久對望著,心底空明,半晌無言
是啊,在人群里呆久了,難免沾染了煙火氣和塵土味,沾染了俗世的雜念和物欲
但在雪山面前,都那么微乎其微,輕若風(fēng),淡若水,逝去無痕
我也明白了藏族人為什么口念佛號,五體投地地圍著他們心中的靈山,一步一跪拜了
心有圣靈之山,滄浪之水,可以濯洗靈魂的污垢和斑斑暗記
天漸漸地暗下來了,我來到湯池,剝得蔥根一樣泡進(jìn)去,頭枕著土生土長的山石,與這黃昏后的大地融為一體
一切都遠(yuǎn)了,淡了,風(fēng)似有似無,水浸軟了疲勞而堅硬的軀體,我仿佛聽到了體內(nèi)的流水聲……不知什么時候,不遠(yuǎn)處一陣喧嘩聲和節(jié)奏明快的藏樂驚醒了我
原來,游客們在喝足馬奶子酒,吃完烤全羊后,在跳鍋莊了
高原的夜清冷而怪異
星星似乎就在你的窗前,月亮懸在半空,仿佛一伸手就可摸到
天色銀灰,夜鳥聲從松林里飄過來,山暗黑而凝重,鎮(zhèn)子就越發(fā)清幽了
(三)冰川雪谷清晨,我還在酣眠中,就被導(dǎo)游叫醒
出門一看,山谷間霧氣正濃,西邊的山頂卻已被旭日映得通紅
我們一行20余人就坐著大巴向冰川進(jìn)發(fā)
車愈爬愈高
鉆過數(shù)不清幽深的松林,終于在臨近中午時到達(dá)了三號驛站,冰川的冷氣已經(jīng)吹衣?lián)涿媪?p> 攀上巨石,繞過被枯葉覆蓋的無底深淵,在一個賣烤羊肉串的帶領(lǐng)下,步行近半個鐘頭,我來到了仰慕已久的冰川前
初看灰白如石,臨到跟前才看清那是一陀陀重達(dá)幾萬斤,甚至幾十萬斤的巨型冰塊
在小冰山之間徘徊,挪進(jìn),逡巡遲疑
用腳尖探清楚堅實(shí)與否,才敢踩上去,要么就會仰面朝天,真正讓大家暴笑一回
手摸在冰面,滲骨的冷
風(fēng)在耳邊呢喃,冰下的融水快樂地輕笑著,越過前川,在古鎮(zhèn)一帶與其他水流相會,唱著歌兒奔出山外,奔向陌生的遠(yuǎn)方
叢林以上是草皮亞諾曲線子,草皮亞諾曲線子以上便是雪山了
正午時分,陽光分外刺眼,冰坡高處的雪山潔白如玉,亭亭而立
噓唏著,贊嘆著,以心靈與這等了不知道多少萬年的雪山對晤著,交談著
遠(yuǎn)古洪荒的消息,鴻蒙初開時的印記,在這張立體的大白紙上書寫得細(xì)致而清晰;生命的匆促,光陰的短暫,塵世的喧囂,在這亙古的雪山面前是那樣微不足道,相形見絀!一次次回首看著安然而坐的雪山,仿佛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在望著我們,投來憐恤,抑或嚴(yán)肅的目光
我猜不透這目光背后深遠(yuǎn)的意義,但我知道,人與自然本是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誰離開誰,誰破壞了誰,都會是空前絕后的災(zāi)難和無法彌補(bǔ)的遺恨!如廣告詞上說的那樣——“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會是人類的眼淚!”(四)深山話藥在冰川前,我又一次見到了賣草藥的山民,還那樣樸實(shí),一臉焦黑
他們向我們介紹著藥材的功效和本地藥材與平原地帶藥材的不同,言辭懇切,手上還沾著已經(jīng)風(fēng)干的泥巴
采草藥分季節(jié),分節(jié)氣,分時辰,分位置高下,分山陰山陽等
一般藥材經(jīng)過一冬蓄積,春嫩時節(jié)剛是藥氣勃發(fā)的時候,采而用之,必然比普通時節(jié)采的功效要好得多
另外就是冬斂時分了
一年光華照耀,幾乎所有藥性全存于根須,采來療救人,也是功效倍增
至于節(jié)氣,時辰,全因藥種不同各異,一般都是有露水或晨霧時采著佳,正午采著劣些
高處的藥不會輕易被人采到,生長過程又慢,受日月光華浸潤時間長,蓄積的藥性就更強(qiáng)
有些藥材本來性喜高寒、陰涼或潮濕,如雪蓮,靈芝等
它們之所以能治許多疑難病癥,都來緣于它們的根性和生長環(huán)境
此外,山陰處藥多而性強(qiáng),山陽處藥少而性弱,如此等等,因條件和藥材本身而定,不可同樣對待
采藥的途徑和方法也不同
有手拔或手挖,也有用鋤頭挖掘的
但山是石山,上覆草樹,下面是堅硬而光滑的石頭或浮土,腳落不實(shí)就會墜崖喪命而致全家無靠,所以,藥長成不容易,采藥更不容易
像冬蟲夏草就生長在山頂云霧線上,那里剛好潮濕而滑潤,難以攀緣
另外,這種草藥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寄生和結(jié)合體,會跑也會縮
看見就得抓住,快挖,要么會跑掉或縮進(jìn)土里再也找不見
所以,采藥先得敢于冒險,次而得知藥性、生長位置和最佳采挖時候
由此看來,采藥難,采到好藥更難!但大凡名貴藥材都生于深山或陡峭的山巔,得之不易
而世人之病也越來越深,越難以醫(yī)治,甚至非深山之藥而無法療救,那可真是奇怪的事了??!巫山小三峽有一個村子,坐落在四面如斧劈刀削的山頂上,但村民多長壽
后經(jīng)專家考察,研究,鑒定,原因是村民常年生活在沒污染,古樸淳和的自然狀態(tài),又常飲一種含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zhì)的茶料,所以長壽
但現(xiàn)在的人怕死,老少一樣
小病小養(yǎng),大病大養(yǎng),沒病保養(yǎng)
豈不知人在平衡和循環(huán)中才能長壽和安康?品性低劣、污念橫流都是破壞這平衡和循環(huán)的敵人,哪能求得長壽而不疆?雪線越來越高,采藥越來越難,世人之病越來越重,等到有一日山無藥可采,水無點(diǎn)滴可用,我們這偉大的靈長類就該為自己在這星球上的繁衍和續(xù)存劃上句號了
走在川西,與雪山對晤,我像草一樣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