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近近的石崖,清晰、生動,像一張張圣徒沉思著的臉,而且每一張臉都絕不類同,表明它們之間有著不同的閱歷
就是這些石頭,構(gòu)成了黃山的主要景致,我從未看過由這么多精致絕倫的石頭組成的山峰、石崖
黃山的松樹這里一株那里一株的,奇形怪狀,有的俯仰斜插,有的盤曲倒掛,有的昂首向天,即使不懂美學的人也能領(lǐng)略得到它姿態(tài)的優(yōu)美
看到老楊一臉陰沉、小敏無精打采的樣子,想起自己對上黃山承擔著責任,于是鼓動說:“黃山松是很有盛名的哩
過去有這樣幾句膾炙人口的詩
”——說到這里清了清嗓門,放大聲音朗誦起來:“好!黃山松,我大聲為你叫好/誰有你挺的硬,扎的穩(wěn),站的高/九萬里雷霆,八千里風暴/劈不歪,砍不動,轟不倒……”
看了這些文物,佇立于以6:1比例復制的西夏古塔和精選臨摹的8幅西夏壁畫,我想一個在偏遠地方的落后民族,突然強大起來并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藝術(shù),西夏王國曾經(jīng)是相當耀眼的
我看到那些天書一樣的西夏文字——蕃文,其筆畫構(gòu)成與漢字十分相似,可是就是十分陌生
留存的蕃文雖然能在漢字中一一找到對應的文字,但無人再知語法,蕃文成了一種真正的死文字
這樣獨特的民族文化,讓我產(chǎn)生無限遐想,卻又沒想具體去想象
這樣的一個王朝,這樣一個民族,突然消亡,給歷史留下了諸多不解之謎
因為戰(zhàn)亂和盜墓,西夏文物大量流失或被毀,其中被俄國盜墓者盜走的數(shù)量就很是驚人,盜寶者竟然成為西夏研究學者,我國保留下來的西夏文物很少,西夏成為神秘的歷史,被后人稱作“絲綢之路上的神秘王國”
歷史是這樣有個性,這樣不客氣,這樣讓人感嘆和費解
上級的調(diào)查,是領(lǐng)導終止此項改革的最充分理由和時機
可惡!我坐起身來
與此同時,我聽到了鎧甲發(fā)出的細碎的聲音
真冷啊!身后有人發(fā)出幽靈一般的嘆息
56、子之孝不如率婦以為孝,婦能養(yǎng)親者,公姑得一孝婦,勝如得一孝子;婦之孝不如導孫以為孝,孫能敬親者,祖父得一孝孫,又增一輩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