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正活著時,他們卻還不曾出生,這樣的讀者,他們就是讓我們感到寂寞的讀者
他們也許會在百年之后來我們的墳前獻花、祭酒、讀自己寫的抒情詩、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在我們的雕像前鞠躬,或者與她合影,但是,他們現在卻不會給我們哪怕是打一個表示承認的電話說:好好寫吧,不要泄氣,你能成
還有那些遠得不知道和我們如何聯系的讀者,比如,我——我自己就是一位讀者,因為我讀好多人的書——就很想和我喜歡的幾位作家說幾句話,當然我一不會向他們借錢二不會向他們求婚,我只是想說:你好,我很喜歡讀你的小說或者詩歌或者散文,希望你保重身體
我知道好多讀者都是像我這樣的讀者,他們只能讓我們拼了命地去搜索——就像搜索永遠也搜索不到的壞人
我們明知道他們存在著,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哪里
我們向著高山說:你在哪里;我們向著大海說:你在哪里;我們……那些近在咫尺的讀者,他們難道就不會帶給我們寂寞了嗎?他們何止是要帶給我們寂寞,他們甚至要給我們以冷嘲熱諷,因為他們離我們實在是太近了,他們了解我們一家三口甚至一家三代
他們看得見我們的雞毛與蒜皮,也聽到過我們的碟摔與床響
他們見了我們寫的東西,和見了看門老頭曬的干蘿卜沒有什么兩樣(本來也沒有什么兩樣)
我們如果要指望他們來給我們以非寂寞的東西,他們一定會說:趁你還年輕,多干些正事吧
或者說:你們都是當了父親的人了,再不要亂耍了……我們有誰聽說過哪一個大作家是鄰居或者同事幫助起來的?嗨,能少搞什么家庭舞會或者能把VCD的音量搞得小些,就算是很不錯的鄰居了
時光倏忽而過,十幾年歲月滄海桑田,妍卻愈來愈堅強起來
就象她在文章里寫的那樣:“我不知道別人為什么活著,我活著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不辜負生命,并給它一份清純,一份智慧,一份花開,使自己擁有豐潤的美麗人生
而每當這個時候,生命才覺得有了一種滋味,有了一些淡泊卻銘心的美麗與精彩
”
但估計很少人知道,涼山幾乎是中國NGO去得最多,也是公益資源最多的地區,光大大小小的基金會就有幾百家了吧
93年深秋,《黃河詩報》主編桑恒昌老師去臨清講學,我也應邀前往了
在當晚的迎賓晚宴上,時任臨清文化館館長的王子華老師作陪,另有諸多臨清文友,席間暢談藝術與人生,也談了臨清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當時王子華老師的小品正火,已分別在省電視臺與中央電視臺榮獲大獎,正處藝術青春期,他作為我的茌平老鄉,我既深受鼓舞,也別有一番家鄉人的自豪
按同是故鄉人的文友劉北說:“大家沒給咱茌平人丟了臉面
”是的,憨厚率直的茌平人出了門,代表的就不是自己一個人了,也不能給家鄉人丟人啊!就應該像王子華老師、劉北老弟,還有更多的在天南海北的茌平人那樣,為家鄉人爭氣爭光啊!
然而,就當故鄉回身牽手他人之后,發端寧靜的新生存之時李默卻展示了
當跋山涉水的李默歡欣鼓舞般的出此刻故鄉眼前時,故鄉曾明顯的發覺到心地的血液高昂的欣喜過,只一剎時便寧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