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亂雜,那些質樸,十足忽視便好了
可在真正的發(fā)展過程中,為了保持在生活、工作上互幫互助的友誼,大家很少指出對方作品的不足,甚至失敗
這難道不是一種最具有殺傷力的苦難嗎?甘肅是一個少出詩人和評論家的省份,而能把詩歌評論寫的如此精彩的,除了遠在蘭州的沙戈女士,我覺得該說說天水的若冰了
寫詩歌評論不是若冰的職業(yè),但把評論文章寫到入木三分,追求完美我想也是若冰一個小小的追求罷了
要說若冰寫評論,還要從十年前說起
而出版這個研究性的集子,可是近幾年來的事
前些年我在德陽日報社的時候有朋友戲言我為“妓者”
大凡與我寫的人物通訊、企業(yè)形象之類的報道有關
朋友是個正直人,他的話也不乏有些過激之辭
用朋友的話說,妓女是靠出賣肉體,而記者就是以出賣靈魂為生
將這二者聯(lián)系起來,統(tǒng)稱妓者
在我沒有讀若冰的這個集子之前,我對寫評論的人是很有偏見的
諸如我以前曾因一個看似精彩的評論而花最高的一筆稿費夠買過一個“美女作家”的全套作品,當我看完300余萬字的作品后十分后悔自己的沖動
有了這樣的經(jīng)歷,我對炒作性的書評文章大失興趣
在我們身邊,就有一些自稱為評論家的人先是向作家索書,然后寫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文字
若冰是個詩人,但寫評論的事卻是大家不曾料到的
能這么快的出本評論集子,惟恐若冰也不在計劃之內
這只不過是朋友猜測罷了,我亦如此
對若冰來說,寫評論不是他的本意,僅僅是因為工作的需要和即興的評說
特別是負責天水日報副刊的那些年,無論是他讀別人的作品,還是編輯普通作者的稿子,遇到能使他砰然心動的稿子,難免會評說一番
這大概就是若冰認為自己評論寫作的緣起吧
有的時候,他編輯的版面需要一些評論性的文字
特別是文學新人和書畫家需要向讀者推薦,向別人約稿吧,總覺得是一件費力的事,當來不及時就自己來寫
時間一長,就有報刊和作者邀請他寫些關于作品的評論性文字
若冰是個鐵嘴軟面人,推謝不過朋友的熱情,就只能趕著鴨子上架
因為工作的性質,我看的書籍大部分是文學讀物,偶而之間也寫點特稿、隨筆之類的文字
若冰的這個集子是我唯一看了三遍的文字
若冰是個典型的詩人評論家,因為有寫過詩歌和散文的經(jīng)歷,他的評論性文章讓人讀起來十分輕松愉快、朗朗上口
給人一種介于詩歌、散文之間的特色評論語言之美
在《傾聽與呈現(xiàn)》一書中,總共有六輯
無論場景與現(xiàn)狀一輯中對甘肅詩歌發(fā)展傾向的關注,還是春天的燈盞一輯中對天水文壇作家未能成大氣候的剖析,都是若冰把他那雙評論家才有的眼光放在一個更為廣闊的視角中審視這個世界
通過傾聽與呈現(xiàn)一輯中對諸多作品、詩人的全方位認識和掃描,在遠方的岸一輯里,若冰不僅關注的是雷達、張書紳這樣對中國新時期文藝發(fā)展做出過貢獻的藝術家、更多的是對像馬朝陽這樣從天水張家川走出去的后生的關注和勉勵
而在甘肅這塊西部邊陲狹長的地帶上守望詩歌評論的人,除了蘭州的沙戈,天水不乏有若冰這樣的高手
而天水除了天水師范學院的丁念保先生的文學評論外,真正的寫零散性的詩歌評論文字的守望者,無外乎我認識的詩人朋友若冰也
在《傾聽與呈現(xiàn)》一書中,若冰關注的對象不僅是詩歌本身,更多的是詩人
就像有句老話,是錢鐘書大師說的,你吃了雞蛋,你覺得好吃,不一定要見那只下蛋的雞
我引用這話的意思,無非就是我們不僅要研讀作品,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作家,只有把作品和作家聯(lián)系起來,才能更深入的研究作品的實質
對作家的作品作出客觀的評價,這對于造就一個像若冰這樣的詩歌評論家來說是很重要的
即使不去理解作家,再說人們的窺探欲都是欲壑難以填平的
若冰是一個嚴謹?shù)脑u論家,他的評論屬于文本研究范疇,而不是所謂的大眾評論文章寫作范疇
“無論評詩寫人,還是評論小說、書畫作品,他最重視的是直覺
是對作家、藝術家在進入創(chuàng)作狀態(tài)的一瞬間,以及沉醉于創(chuàng)作情境時心理知覺的一種分析研究,他的評論,尤其重視特定生活經(jīng)歷對藝術家情感世界的塑造,和特定的藝術氛圍所賦予作品精神意義的解法
談起若冰的評論作品,雷達先生如是的說
站在評論家陣營里的若冰一直對靠評論成名成家不敢有非分之想
他曾在這本書的后記里寫過這樣一個比喻,從事建筑監(jiān)理職業(yè)的我倍感親切
在這個比喻中,恰到好處的闡述了職業(yè)評論家與創(chuàng)作型評論家的概念
“職業(yè)評論家是站在建筑工地百米之外,引據(jù)經(jīng)典把握一座高樓結構布局,風格走向的工程總監(jiān)
他所關注的是整個文壇,甚至整個人類藝術發(fā)展史大背景下,作家、藝術家在一個時期,一種文藝思潮中所表現(xiàn)出的藝術走向,于是高建瓴,睿智博大是他們讓我終生都引頸仰視的文本風格
而我則是斜背一只挎包,手持釬錘刷子,惶惶然鉆進一座大樓,挨家挨戶四處巡視的修理工或粉刷工,雙目所及,無非是一些小技巧、小缺陷,活是干得很辛苦、很邁力,卻總不能對整座高樓大廈的設計原理、藝術風格講出個有論有據(jù)的頭頭道道來
”這大概是若冰對于職業(yè)評論家和創(chuàng)作型評論家最好的見解了
若冰曾說過,人總是匆匆忙忙的行走在路上
我們的詩人評論家朋友若冰,你說呢,人生這支煙你已抽了一大半,抽完了就沒有了
我們這一生還有什么值得守望么?畢竟現(xiàn)有的光陰還夠你受用的,再說你也沒有和詩歌評論作別的想法,那就沿著我們西北詩人的腳步,朝著朝霞升起的方向邊走邊唱,前方一定有我們共同的詩歌藝術天堂
作者簡介:聶中民,筆名隴上居士
甘肅天水人
擔任過期刊采編工作,有過在新聞單位和國有企業(yè)混跡經(jīng)歷
作品散見于《
客歲的10月末有一次和幾個邊疆來樂清處事的伙伴談天中說起,來樂清處事的這幾年有沒有去雁蕩山玩?她們說,早幾年的節(jié)假期去了靈巖何處流過幾個新景點,叢林公園、義士墓、三折瀑,因為節(jié)假期旅行的人多功夫急遽間轉了一下就回顧了,沒有留住什么深沉的回憶
我聽了嘿嘿絕倒,雁蕩三絕:大龍湫,靈巖(主假如新景點散布在雁湖、方洞、小龍湫、臥龍谷
)靈峰各有各的特性,個中靈峰的新景點會合觀音洞、北斗洞更是佛家、道家的朝勝地又名仙家之地,這兩個場合長年香火回繞,來自五湖四海的信男信女聚集
靈峰的夜景又是三絕之首,爾等去的那幾個場合,充其量不過打了個擦邊球
來了樂清不去看雁蕩山的夜景也是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可惜!立即確定帶她們去看一下雁蕩山靈峰的夜景
那天,凌晨6時45分,陽光穿過海面徑直灑向小鎮(zhèn)
剎時,所有小鎮(zhèn)洗浴在陽光下,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變得燦爛刺眼
冬日,和平常一律的陽光,卻顯得比平常里越發(fā)和緩
小鎮(zhèn)的各個邊際都彌漫著欣喜,在這份欣喜之中,人們還未曾照顧到這束陽光將會在此后給小鎮(zhèn)帶來宏大的變換,而暫時的這份倒霉仍舊充滿讓小鎮(zhèn)的人們激動極至
你連接進取攀爬,回顧的度數(shù)比往日減少了
你許下了很多許諾,然而我體驗不到你許諾里的忠心
那一刻,我便領會,你開初的刻意在減退
我沒轍斷定你的許諾了
不過,我仍舊抱有一絲蓄意,報告本人這不過偶爾,不是一生,終有一天,你會重拾來日的刻意,我就能再次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