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去的時候我嚇了一跳,他哪里像個初三的小孩,幾乎跟我一樣高,比我還要厚實一點,跟他比不知情的肯定要說我是初三的他是家教的
他們家住在機關大院,裝潢得蠻漂亮的,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
依然喜歡那條窄窄的小巷,又是幾年不見,這時的故鄉人家都已經過得很好,屋頂的磚瓦都才翻新重苫,富裕的幾家還建起了幾棟白墻紅瓦的樓房
后來的窗格子花式是簡單的,線條也遠不如原先的它們平滑流暢,所以也就少了許多的神秘感讓人惴摸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拿著母親站在小街前的照片細細地端祥
我回憶著童年時候小巷的模樣,眼前再沒有了舊日里窄小院落里的那種灰暗無光,草苫的屋頂也是早已不見了的,從碎磚殘瓦的縫隙里漸生長出的那種細高的茅草早已覓不到蹤跡
10、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歐陽修《蝶戀花天井深深深幾何》
秋后的雨透著絲絲寒意
陵前的窗,窗前的樹,樹上的落葉都隨風舞動
黃昏,我坐在燈下,靜聽窗外綢繆的雨聲
蛋裹圓,正式的菜名叫“鑲碗”,一個富有書卷氣的名字,一個散發著民間工藝靈光的名字
也有寫作“香碗”的,我不喜歡這樣寫,直接把效果都抖出來,一點也不含蓄,像三流廣告
“鑲碗”,一般是四種菜肴:紅蘿卜、豆腐干、大酥肉、蛋皮圓子
由里到外,依次往外覆蓋,直到鑲滿整整一斗碗
蛋皮圓子蓋面,主人家酒席光鮮不光鮮,就看這道面子菜了
紅蘿卜墊底,好吃的沒了,最后再來點光彩照人的,紅彤彤一片,喜氣洋洋,于是鄉下有種說法——“離了紅蘿卜不出席”
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比如,現在鄉下辦“九大碗”就不屑于用紅蘿卜,替為喜沙了
喜沙,甜甜蜜蜜的,老人小孩都歡喜
只是冷落了那紅蘿卜嘍
紅蘿卜退場時,肯定是孤獨的
四道菜足夠了,葷素搭配,還有蛋白質,符合營養學,剛夠分寸
太多了,就蕪雜,像滿漢全席,眼花繚亂
主角缺場,沒有高潮,哪里是表演,分明是沒有冠軍的宮廷選美
蛋裹圓,其實就是一個拼盤——鄉下原汁原味的拼盤
只是,真正的拼盤,往往是平面的,就像時裝匯演,一股腦兒擺開來,不慌不忙,一件一件挨著看
“鑲碗”不僅是立體的組合,還有時間的線條因素在里面——隨著主角的上場,美麗徐徐展開
這有點像相聲抖包袱,包袱一個連一個,驚喜也一個接一個
但更像變魔術
盛裝“鑲碗”的斗碗,就是到鄉下表演雜耍的魔術師傅的百寶箱
期待被暗藏在箱里某個角落,一層一層打開,打開一層,抖出一件,直到把箱底都翻轉來
不同的是,魔術師傅最出人意料的寶物往往在最后,而“鑲碗”最精彩的一節戲,一開始就上演了——所有的人幾乎都是沖著最面上的蛋皮圓子的風采來的,它是鄉下美食明星的頂級時裝
廚管師們這樣考慮,是出于對鄉下細娃的關照
魔術師的百寶箱不知道被翻看多少遍了,千篇一律的結果已經沒有什么新意
孩子們面對蛋裹圓及時蒸騰起來的美食興致,正是大人們抑郁了許久后,渴望制造的效果
于是,美食大戲正在鄉下的小鎮,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