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默 養兒才知報娘恩
盡管人們總是這么說,我一直還是不大理會的,但今年國慶節卻讓我明白了其中一二
不知怎么搞的,我家女兒盡管健碩如牛,體質卻不大如以前了
十三個月的小人兒,反而不及襁褓中耐冷耐熱,稍微遇著個涼、被什么嚇,就頭疼發熱,讓我這個遠在沭陽的父親不時地朝老家掛長途電話
國慶前,女兒連續發了幾天燒,吃藥打針,按部就班,也無可厚非
小孩子嘛,就是藥氺煮大的
俺小時比她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幾乎天天朝那個當赤腳醫生的叔叔家跑
感覺也無大礙,我和她母親便只顧著忙自己的事,由她爹爹奶奶帶著看醫生,中了
嗶竟,孩子這么大一直是跟著老人們的
二日,我和愛人到龍王山漁村參加縣作協筆會
盡管我們知道不會有什么實質內容,但也不能不去會會老朋友
人是感情動物,互相不走動,感情談何而來呢?!每個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做著無聊的功
臨行前,我們叮囑了父母一聲,過會帶天啟再到崔醫生家看看
語嗶,我們了無牽掛地走了
我們心里更清楚,這是一句多余的話
女兒長這么大,吃喝拉撒睡一直是跟著爹爹奶奶的
我們既不懂服侍女兒,也無時間和精力
當我們回到家時,已是燈火通明,但屋內卻空無一人
心想,女兒“游學”(對女兒出門玩耍戲稱)怎么還不歸來
我們一邊心安理得地做著自己的事情,一邊對她爹爹奶奶夾帶著絲絲縷縷的小抱怨
心想,天都黑了,還玩什么玩,應該早點把孫女帶回家
我和愛人正嘀咕著
這時,從門外突然傳來了母親一聲緊似一聲急迫的叫喊,如根根鋼針刺透人的心腑
我和愛人還沒弄明白,一老一小就跌跌撞撞闖進門來,哭哭啼啼的
小的聲嘶力竭似狼嚎,老的不問青紅皂白拖著哭腔說:“趕快帶天啟去盱眙醫院
”我邊尋問情況邊撥通了城中友人的電話,請他立即幫我聯系一輛出租車,急用
從母親帶著哭腔的敘述中,我得知父親去女兒姨姑家吃其姨姑訂親酒了,女兒自下午5點左右打完針一直哭到現在——不要命地喊
抬腕看看表,7時許
連續哭兩個多小時,這對于女兒是破天荒的
于是,心急如焚的我左右開弓,一手用手機撥響女兒姨姑家的電話,催其祖父速回;一手用座機撥通了崔醫生的電話,尋問用藥情況
母親像沒有頭腦的蒼蠅一樣,在一旁只顧著催促上醫院,并斷斷續續地回答著我的尋問
我在聯系好出租車后,又找出體溫表給女兒量體溫
笨手笨腳的我,連續量了三遍一直在正常體溫線以下,這可把我嚇壞了
因為我知道,低溫是比高溫更可怕的
就在我一籌莫展之際,父親到家迅速給女兒量出了體溫——正常,女兒也安靜了些許
為了防止女兒是被什么嚇著,爹爹奶奶把女兒帶到了表奶家(基督教集會場所)求主保佑
盡管我是無神論者,但也顧不得作任何勸阻了
笛笛笛——出租車在我家門口鳴響了汽笛
我趕快奔出家門,帶著司機迅速趕到了她表奶家
這時,只見女兒正對著電視機學著動畫中的小孩又蹦又跳,樂開了花
乖乖,我們全家,還有這個出租車司機,就這樣被我小小的女兒開了一回涮
哭笑不得的我,一邊付給司機20元的車費,一邊連聲向他表示歉意——這就是女兒生病記
不過也好,小小的女兒嗶竟給我上了一課,這就是什么叫做養兒才知報娘恩
2005年10月11日星期二晚8時7分58秒 高毅默,又名高玉飛,近年相繼在《青年作家》《散文百家》《解放軍報》《青春》《揚子江詩刊》《黃河文學》等發表作品300余篇(首),部分作品被《讀者》《青年博覽》《小品文選刊》《意林》等轉載
通聯:江蘇盱眙郵局1—202信箱
一只和緩的小貓,在火湖邊打盹,偶然伸出雙手摸鼻子上的肉,那塊硬嗚嗚的肉,像部分鏡子,明顯的與其余部位形成比較,更局面的反襯出沒洗臉的特性
那天放晚學,我頗為無奈地對平時無話不說的馬汝軍說:“我飯菜飄都沒有了,沒地方吃飯了
”他說:“跟我到我家吃吧,我爸爸媽媽會歡迎你的
”我嘴上說:“那不好吧?”腳下卻不由自主地跟著他走了
嗶竟,人餓了就得吃飯啊
天井里見不到幾部分,與我正在翻滾的內心湊巧差異的寧靜、寧靜,我能領會地聽到起腳落地時踐踏雪水的聲響,能辨別出那是雪水落在葉面上的聲響,這種聲響聽起來很養耳、很安適,有點摧人入眠的發覺,但是讓我不太稱心的是那花墻外由遠及近,由近而遠傳來的公共汽車聲到顯得有點兒爭辯和大肆
戀情不是大張旗鼓的誓詞,而是平平常淡的伴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