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清閑的功夫會和喬琪一道去吃好吃的,話固然不多,但纖細處滿是關懷,常常喬琪不過順口一說,哪怕是再可有可無的事,陳思便也要在意中默記下來,在此后的日子里喬琪會不料的說你忘性真好,我本人都忘了,你卻牢記,陳思不過傻傻的笑
茶自山上采得,入沸泉中,化釋而五味出
茶葉在水中舒展如花開放,是為一美,茶汁出如葉色,清而綠,黃如金或紅釅如琥珀,茶性清味,能解五厄之火,是為茶之一功
山上紅石爛而為壤,色如紫芝者為最,出佳茗,葉厚如蠶殼,油而潤,枝壯而味沉如蜜,青壤者下之,再之為砂礫壤,而鐵觀音出于高山之末,多為巖石之地,少土壤,唯風與露多,茶滋味清如巖,形如鐵而沉
山上多竹,多松,多澤蘭,多沆瀣之霧
茶不雜塵煙之味,嗅如蘭香如醴
好茶養心,養氣
茶能使人靜,烹茶時,不可食肥膩腥騷之物,宜靜聽壺中泉響,噌噌淙淙如巖上泉下,注入深潭,有金鐵之音,有松間風嘯、霜雪敲竹之妙響
再則探得茶葉出,入壺中,如云卷云舒之態,茶葉開放,旋轉,飛舞,似有精靈
實在無聊的時候,我就和小伙伴們就掏麻雀或斗蟋蟀
麻雀和蟋蟀便成了我們的活玩具
春夏之交,正是掏麻雀的時候,煙囪口,屋檐下,都是麻雀筑巢的好地方
順著小麻雀的叫聲,很容易找到麻雀窩,然后搭起人梯,來個一窩端
窩里的小麻雀,多則五六只,少則二三只,嘴巴嫩黃嫩黃的,用手輕輕一碰,便張大嘴吱吱地要飯吃
經過精心喂養,長大后不怕人,常常不離人左右
然而掏麻雀也要冒很大的風險,有時屋檐下會突然躥出壁虎、蝎子、蛇之類的東西
我的一個伙伴,掏麻雀時觸到了高壓線,險些丟了命,還嚴重地毀了容
相比之下,捉蟋蟀要安全點
墻根下,石堆里,都可以捉到蟋蟀
有時也到鐵路上的石子里逮,但如果被巡道工碰見,常被攆得四處逃竄
個別膽大的,還到山上的枯墳里逮,據說墳里的蟋蟀最厲害
捉蟋蟀的方法很多,有吹氣法,灌水法、引誘法……
捉來的蟋蟀,首先根據個頭大小裝在不同檔次的盆盆罐罐里,然后挨個斗
最厲害的當然要住最好的“房子”,依次排下去,并分別命名為大將、二將、三將……
為了使自己的蟋蟀變得勇猛無比,我們常常先喂它一段時間紅辣椒,然后才拿出去斗
斗的時候,小伙伴們七八個黑黝黝的頭攢在一起,你拱我、我拱你,誰也不肯錯過最精彩的場面
當勝利者驕傲地振動薄翅,發出悅耳的叫聲時,我們都禁不住歡呼雀躍
它的主人也會露出同樣驕傲的神情,然后像捧傳家寶一樣小心翼翼地把罐子捧回家,藏在一個最不容易被大人踢翻的角落里
但即使這樣小心,不幸的事也會發生
有一次,嬸嬸不小心把堂哥的蟋蟀罐踢翻了一個,蟋蟀蹦到陰溝里找不到了,堂哥為此暴跳了兩天沒吃飯,嘴里還不住地念叨:“我的大將,我的大將……”
現在,當我把這些故事講給女兒聽的時候,女兒聽得很開心,我的心里卻有些苦澀
在七十年代那個商品匱乏、憑票買東西的年代里,大多數孩子不僅沒錢買玩具,而且即使有錢,也買不到更多的玩具
改革開放以后,社會產品極大地豐富了,商店里擺滿了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玩具,有功能多樣、外形逼真的玩具槍,有栩栩如生的動物和死而復生的電子寵物,還有新鮮刺激的遙控車等等
這些玩具既滿足了孩子們的愿望,又能開發智力
他們再也不用東拼西湊地自己造玩具或掏鳥窩捉蟋蟀了
說實在的,我給女兒買玩具,一半是為了哄女兒,一半也是為了自己
女兒的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童年的缺憾
小橋下的石縫里,找不伙伴的河蟹躲在內里寧靜的抽泣
海面上門庭若市的是一群正在愛情的魚
我聽見曲蟮在岸邊的草莽里愁眉苦臉的問,“海米,三千年了,你什么功夫把我的眼晴還我?你個忘恩負義的貨色!”
當他說他不上學了,你點了拍板,說,未來找份不那么累的處事,他點了拍板
大概這次他是真的要走了,要走到另一個他不看法的生疏的場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