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在云魚在水,云間水遠共追隨
渤海灣的海鷗馱回期盼,布達拉的穹隆刻下回憶
那一抹燦爛的朝霞是她燦爛的笑靨,那一縷清風是你永遠的眷戀
54、真正的危機感,不僅是一種動力,還是一種新生
進入景區大門,山坡小路隨著山勢起伏蜿蜒,放眼望去,滿山清翠,淺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
涼風從深山吹來,凝著一股股淡淡的幽香和潮濕而滋潤的水氣,讓人精神為之振奮,長途旅行帶來的困乏頓時被一掃而光
我們三五成群的開始沿著進山的石階路前行,體力好的年輕人走在了前邊,我與幾個好朋友一起走在后邊
首先,我承認現在學校是人是鬼都在做家教,我的同學里面就有人只是為了掙重修費才去的誤人子弟的,自己都已經忘得一干二凈了,拿什么教人家小孩,當然是敷衍了事了的
但我也教了你三節課了,憑良心講講,你覺得我是么敷衍你的么?我質問他,他無言以答,昂著頭假裝沒聽見
/> 文字的莊園 阿蘭·羅伯-格里耶的靜與動 8月29日,我坐著看窗外的雨的流量,夏日的溫度被逐漸改變,一點點過度到秋
白色的辦公室,灰白的影子,加深了許多
燈開了,空間的亮度逐漸增強
阿蘭·羅伯-格里耶,這個法國人,他新異的文字,停留在閱讀的空間里
《快照集為了一種新小說里》,這里面有許多未曾經驗的“新”隔膜,我被擋在了習慣思維的外面
安靜下來
我說
進入文字
我開始想知道,這個新小說的代表人物在文字里干了些什么
他描寫:一張桌子和桌子上的咖啡壺
細微
細微到他一直盯著那個東西看了很久
事物異常清晰,他看到的東西在我的面前呈現著,在房間里分布著,另有三個人體模特,一樣地清晰,甚至有點不動聲色
他用了"它們",這讓我發現所有的這一切,多是不能活動的
想象在想象里成為一個王國,轉換成現實可能會成為一個悲劇
這是在靜態視角以外,而靜觀一種東西,讓它成為一種清晰的觀照物,是否意味著喪失,意味著,把活著的變成死亡,把死亡變成活著的,這取決于一個人對事物的觀感
這個早晨,在我瞬間的念頭里,縮短空間,并按不可能實現的愿望,表達另一種想象,比如想象著一個愛人的人,在一段逝去的往事里,或者現在,不可救藥的撕扯和掙脫
為此悲苦、為此快樂、也為此無奈
那么,這些沒有人主演的靜態場景,說明了什么?是不是這些成為道具的東西,已經演釋完過去,還是即將演釋?且不去管它們,而此刻它們是存在的,存在的…… 這大約也像一個人的之于內在的和外在的事物一樣
人和靜物彼此構成的,是安靜,是在安靜中的撕扯
在這個安靜里,有許多細微之處常為我們忽略
“陶釉墊子的圖案是一只貓頭鷹”,而這個貓頭鷹在你的感覺里逐漸成為一個活物
阿蘭·羅伯-格里耶說“兩只眼睛大的有些嚇人,眼下人們是發現不了的,因為咖啡壺就放在那里
”關于《模特》這一節結束了
讀著這些話,我忽然象到,靜和動,其決定作用在于人的主觀,不在客觀
如同此刻:汽車的喇叭和雨水的聲音在五樓外面,混亂、糾纏,窗子開著,聲音斷斷續續地慣滿了屋子
我從安靜的阿蘭·羅伯-格里耶里的文字游離出來,立刻被別的類似的東西包圍,而這些動、靜,在我的主觀里和客觀里,都成了某種暗示與引導的必然
邁克爾·波倫的植物夢想 微不足道的事物可以轉變生活的方向,甚至在睡夢中,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人的關系,都可能忽然喚醒某種意識
比如,多年之后,回憶一個從田野間走來的人,想著如何和她他(她)開始對話,看著她,她的微笑,她傳達的一種陌生中的熟悉,多少年過去了,這個想法突然從埋沒久遠的地方顯現出來
仿佛一種植物的復蘇
那些開放著的,閉合著的,花、草、樹,姿態各異,在回憶里呈現著淡淡的夢想
這也忽然來自我讀到的關于一本叫《植物的欲望》的書,人和植物的類同,在感覺里有了互通有無的聯絡和呼應
我們種植了植物,植物開放的美,填充了我們的內心,相反植物借助我們的需要,生長了自己
“你丟失了很多東西
”一個人這么說
是丟失了發現?還是忽略了被關注?甚至是那些類似植物一樣的反作用?仿佛人間的愛,在無形地相互傳遞,而在很多時候被對方忽略
我想到是,許多東西真的丟失了自我
也許在彼此的呼應中能能喚起一些新鮮的東西
多年以來,我的身體保持了長久一致的瘦弱,固執地堅持拒絕追隨外在的變化
純粹的藍、純粹的白、純粹的紅,或者更多純粹的色彩,因長久瀏覽而漠視
在一個極容易忽略的過程里,悄然從植物生長著的知覺里,滑落到不為心所感知的荒蕪里
生活,象一塊洗得發白的布,質地略微堅實
在一塊可以讓自己隨便涂抹的布上,事物毫無關聯地走到一起
如同永遠不見面的人,被想象拴到一棵樹上,坐一條凳子,玩一種游戲,十指交纏,一臉的天真
這個可愛的想法,在后來,突然悲傷、哭泣
以語言的方式,和一個人的內心溝通一條幽暗而模糊的渠道,如嘩嘩流水,如植物的花開,從某個角落里涌現
我再一次發現,虛幻的情景,被生活模擬,被幻覺真實
電話
聲音
自然美化
如何描摹這些聲音
在此時,它們從一本叫《植物的欲望》流淌出來
植物的眼里:欲望,形貌,彌漫了的聽覺
我嘗試著緩緩拿去生活遮蔽了的地方,內心的植物在有聲有色的地生長
拒絕或者害怕新鮮的東西侵入知覺
人和人可以借助遺忘,在許多外在的干擾里,失去感受相互,習慣了遺忘和感知,是知覺被什么東西埋沒了
那個叫邁克爾·波倫的人喜歡制造依靠植物創造迷人的故事
從他那兒,我看到了人類和自然界緊密的聯系
在回憶的妄想中,許多新鮮的東西在我所經歷的變易過程里,成了另一種語言
在生命線的一條路上,拿自己的命,進行著一種叫著《血酬定律》的交換?人和植物也如同,植物依靠人類,人類依靠植物
是想象的命,是知覺的命,是彼此生存著的命,是相互依靠之間的一種血酬
一個輕松的晚上,我逃脫,黑夜在內心光明的地方,去兌諾和植物的聲音,那有著相同語言的境界
我不知道,她是誰,不知道我所欣賞的植物能不能被一個人來進行詮釋
我需要占有本來屬于睡眠的時間,在那里,躲開白天,躲開頭昏腦脹的事物
我默念著、祈禱著,植物花香長久地滯留在呼吸里
喝水、點煙,手指敲打方塊漢字
想著有什么東西從我身邊流走,走時,留下一些什么
一個人幻化成植物的花香,從遙遠的方向飄散來,同時成為了我夢想中心的主題
我不知道邁克爾·波倫的植物欲望里,是不是以一種夢想來表達這些,但在我,我愿意單方面的想象邁克爾·波倫在我心里營造的是植物的夢想,這是在夢想里找到的人和植物世界,或者說人類同植物相互需要的一種境界
2005年11月27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