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走在雨中,你便有機會看見進華的另一景象,當然除了世紀之鼎四周那愈發嬌羞的花卉,也不包括掩映在綠色之中的校園的楚楚姿態,更不是想向你炫耀紫藤長廊那邊的曲徑通幽處,澗水鳥鳴聲
我要說的,是雨點打落地面的同時,一個個(路濕地滑,請當心)的警告牌就及時地出現在了各個露天的角落與臺階前
而且一卷卷紅色與綠色的防滑地毯細心地鋪到了你可能走過的每個地方
踏在上面,你的心底如何能不萌生出那些久違了的感動呢?
刻畫了艱難人家出身、美麗、頑強、自強的外語學員弟子喬菲,和應酬司長的兒子程家塵世的戀情糾纏
老金照樣來,只是神色黯淡了許多
有一天游完泳,老金突然提出要請我下館子
我再三推辭不過,只好遲疑著答應了
長聯為清康熙年間坊間文人孫髯所寫,上聯按大觀樓東西南北四景所繪,下聯按古南詔漢唐宋元四時所寫,一橫一縱,一抒一嘆,一曲美景贊歌一執落魄懷觴
有文便有贊彈,在樓上隨便一番,便有大量文稿對此聯贊彈,如梁章鉅便曾彈此聯“雖然一縱一橫,其氣足以舉之,究未免冗長之譏”,毛澤東則贊之“從古未有,別創一格”
而不知是出于什么的觸動,盡管為長聯的氣勢所震,我也仍對此聯有所偏頗,而尤對其作者
小城與洪澤湖比鄰而居,淮水穿境而過,加之境內五座小湖,水草豐美,浮游生物眾多,為龍蝦提供了十分富足的食物,因此,小城出產的龍蝦個大肉多質量好,占盡了地利
更重要的是,小城的人在吃的方面很有研究,發明了十三香龍蝦這種燒法,既滿足了當地人的口腹之欲,也讓外地人大快朵頤,更讓開龍蝦店的老板狠狠地賺了一筆,在小城,因為十三香龍蝦發家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中有專事養殖的,有專事販運的,有專門做調料的,也有專門燒制的,有消息報道,僅一年龍蝦節期間,小城一家燒龍蝦的名店一天就在南京凈賺了六萬,可見小城龍蝦在南京受歡迎的程度
外地朋友一來小城,沒有不吃龍蝦的,仿佛不吃龍蝦,就是沒有來過盱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