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成散文,最震撼我心靈的是《待葬的姑娘》,我讀完以后,淚流滿面,后來,我曾經把這篇文章誦讀給我教的兩個班的高二年級學生聽,很多學生同樣深深被震撼了,淚流滿面
這篇文章,最先發表于《延安文學》,之后又用于2003年第5期《草原》、第8期《中華散文》,被11期《散文選刊》選載
我就是整個的人類
一的一切
一切的一
這真是無比奇妙的八個字
“天是房,地是床,野菜野果是干糧
”“以天地為逆旅,以萬物為芻狗
”如果再進一步擴而大之地理解,則小小的我馬上就與大大的大自然渾為了一體,物我齊一而不分,物我混成而無二,做一個人,尤其是做為一個中國人,對此真應該有著自己獨立清醒的認識
走在沙灘上,赤腳踩在柔軟的沙灘上,我覺得生活沒有棱角,一路走來應該如此順暢,可以輕松地經歷每個階段
正當我心情舒暢,心情舒暢時,突然覺得自己踩到了針之類的東西,然后腳底開始流血,然后劇烈疼痛,突然摔倒在沙灘上,抱著我的腳疼哇!即使海浪聲響到足以淹沒我的尖叫聲,在海灘上徘徊的海鳥還是被我的尖叫聲嚇跑了
他們飛來飛去打電話,似乎是在警告他們的同伴,他們正接近危險
有一段時間,海灘上的所有海鳥都消失了
我以為他們飛得很遠很遠
當疼痛減輕時,我再次望向大海
當我發現它們并沒有飛得很遠時,它們只是隨隨便便飛到了海的另一側,有的在空中緩慢地飛行,有的在沙灘上停下來散步,有的進出相反的地面
在礁石上尖叫和深情!浸泡在海水中的傷口像火一樣燃燒
盡管海風在吹,但我仍在大汗淋漓,無法感到涼意
哈哈,小L總是先于我抗不住的
在他做春夢的時候我先去看看第181期的《新周刊》
第183期都已經出了,網站上居然只放上了TOPIC,趁著沒有刷牙把老封(主編:封新城),令狐磊全給問候一遍
181期的主題是《我反對》,片頭用了馮
洛依曼的傳播學理論——沉默的螺旋,不過這期的話題并不那么吸引眼球,忽略
令狐磊的那個TOPIC《反時尚,反正都是“時尚”》倒是有點意思,打包帶走
這些天一直都在看新聞寫作的非線性寫作技巧,今天也親自體驗一下非線性閱讀的快感,直接跳到城市版
它的城市版我一直喜歡,視角獨到,文筆也犀利風趣
翻出166期的城市篇來看,《玩得起的長沙》
長沙——我喜歡的城市,它是一個身居內陸,卻熱烈時尚的城市
而且我想念家鄉的美味
有些工作,我真的執著了太久太久,大概我有又不該當去具有
那十足又十足令我凄愴的人和事,我都仍舊忘了,在我的腦際內里漂浮而后積淀了
此刻,我不復執著了,由于我學會了停止,如許我就有了兩種采用
新的采用,有功夫,這是我獨一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