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小龍沒有停下來,說簡直的,他仍舊有點重要的
大海啊,既我思
一但思想海的狀況,人自然地成為一尾海底的魚,就在夜的星光下,魚兒閃動著淡藍色的鱗光
生命的光讓星兒證明了自己的閃亮,只能是這樣
飲過識酒味,醉過知酒美
只是一段短暫的酒杯交錯的日子,對于酒,卻猶如老朋友般親切起來
后來多次接觸,可總也找不到那種自由愉悅云里霧里的感覺,酒后反徒增傷感罷了
于是,便不再去觸碰,不再觸碰的也是一段醉人的回憶……那不屬于俗世!
心靜如水,這個比喻又告訴我們一個哲理:在苦悶的時刻,在迷惘的時刻,在徘徊的時刻,我們就走進月光里,抬頭望著清冷的月亮,聽著昆蟲的叫聲,聽著流水的淙淙聲,把世俗的塵埃忘卻,這是最好的心理療法
粗樸然而精致的大理巍山彝族扎染布,貼滿了已經逝去時光的抽象圖案
面對如此的圖案,他們也許已無法再詳細地說出什么來,但在夜晚,在野花含苞待放的時分,他們仍然會夢見那一切,夢見祖先騰挪的身姿,夢見一支已經失傳的歌謠……這是他們的過去,也是他們的未來
這種將對山水與生活的理解表達在一個平面上延伸的日常藝術,勿須辯解地以精美絕倫的方式將我們帶入了這里人們的真正生活的文化底層
它是如此的獨特,從飲食起居到信仰崇拜,抽象又具象;它是如此的令人神往,從遠古洪荒到恢宏時代,漫長又短暫;它是如此的迷人,從合婚嫁娶到節慶狂歡,凝固而又自由
一切都在這里,并且也讓一切都來吧,無論是在蒼山的晴天麗日下,還是在洱海的煙雨蒙蒙中,山與水永遠都是可以孕育一切的
在如此的背影前,讓我們像是一抹輕輕的、淡淡的、但是卻永遠抹不去的筆觸,隨身心飛飏,融入這一幅幅溫存而熱烈的民情風俗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