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若是被別人愛上,總是件十分愉快的事
我知道這個世界不只是有我看到和我聽到的世界,還有更多更多的未知
在寧靜的古巷里,一位衣著黑袍的女子從我的暫時飄但是過,她那婀娜的后影,引人設想,高跟鞋敲擊石板發(fā)出的洪亮響聲,余音裊裊,有如一首老歌,將我?guī)肓藟羝毡榈牡夭?p> 在駛去的身影里,我似乎看到了她幼稚時的順其自然;女郎時的情竇初開,蓋上紅蓋頭時的嬌羞......功夫過濾去了她的煩躁和情緒,讓她變得鎮(zhèn)定而寧靜
愛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留在心頭的一個疤,原本就是疼痛的存在
或者也恰是因了這疼,它才更加刻骨銘心,更加令人難以釋懷吧
/> 給自己找一個參照系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有意無意地進行各種比較
比較的關鍵,是和誰比,也就是參照系
參照系決定了人生很多內容
比如苦樂的感覺
勸人或者勸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參照系一變,苦惱轉眼就變成快樂
參照系決定了一個人精神世界的大小
參照系小,精神、視野便淺薄、狹小;反之,便遼闊、博大
曾聽人說:“我是縣里音樂界的第一
”神態(tài)中流露出些許自傲
他的參照系當然是本縣
還聽人說:“我敢說,全地區(qū)寫詩的沒有比上我的!”似乎已經君臨天下、一覽眾山小
他的參照系,是一個地區(qū)
這讓人想起國畫巨匠李可染
先生晚年自稱“白發(fā)學童”,對自己的成就,毫無滿足得意之意
這種心理,是因為他的參照系大,所以相比之下自己的成就很渺小
參照系,影響甚至決定了成就的高低
書法界有這樣一個掌故
八十年代初,書法熱興起
一個書法家是哪級書協會員,乃至在哪級書協任什么職務,是其成就、水平的一個標志
日本書法代表團造訪林散之先生,問他是不是中國書協會員?回答出乎他們的意料
林散之說自己“不問這個”
對方很驚訝,林散之說:“我的座右銘,是‘與古人爭一地位’”
與古人爭地位,無疑,他的參照系是書法史,是經典和大師
這使他不為眼前小名而滿足,最終使他取得了當代無以倫比的成就——他被譽為草書歷史上繼王羲之、懷素張旭、王鐸之后的又一個高峰,成為“當代草圣”
成就非凡,因為參照系極大
參照系,其實是一個人內心的舞臺
內心舞臺的小,便器小易盈,小富即安,自己限制了腳步,能走多遠? 給自己一個更大的參照系,會更清楚自己的真正價值,從而更全面、深刻地觀照人生
《莊子》的《秋水》說了一個寓言:河伯一開始以為自己很大,欣然自喜;看到茫茫大海后,才知道自己的可笑
參照系的變化,使河伯看到了自己的渺小,由洋洋得意而慚愧,而醒悟
他有了更大的參照系,把精神中的“小”榨出來,精神脫胎換骨了
這種內在的超越和提高,對于人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消除了無知的張狂、可笑的驕傲、無聊的滿足、淺薄的得意,是一種真正意義的成長
人生需要更大的參照系,國家和民族同樣如此
夜郎自大,留下了歷史的笑話,如今,這個國家在人類的視野中銷聲匿跡
日本是一個善于尋找參照系的國家
唐代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
日本以中國為參照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多次派“遣唐使”渡海來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拼命追趕,成了領先的國家
到了十九世紀,中國已經落后,日本又改變參照系,以當時最領先的西方為參照,開展“明治維新”,大力進行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和社會改革,大量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
到20世紀初,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近代化發(fā)展道路的國家
給自己找一個更大的參照系,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民族的成長之基
沒有參照,就沒有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沒有鑒別,就不知自身優(yōu)劣;不知自身優(yōu)劣,又怎能完善自己,怎能向更高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