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追隨他,我的豎琴!/宛如溪澗眷戀江河,/我的歌與他生死相依,/緊隨他沉思的足跡,/在這漂泊的路途
”真正的詩人,就像這盲歌手一樣,在漫無邊際的黑夜里,在神靈遠離自己心靈的時候,獨自承擔無法訴說的憂愁,上路,或者尋找,給人世間傾入一絲哪怕是豎琴一般微弱的內在聲響
又見老屋有一支有關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渦,一直沒有唱出來
今年春節,我終于在侄兒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這是那棟我熟悉的親切的熱鬧的、生我長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氣派的大斗門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創】
人生于自然,長于自然,取于自然,歸于自然
人杰地靈?亦對也不對
地本不因人杰而靈,人原不為地靈而杰
人才輩出之地,亦非地脈所在,風水無所謂好壞,唯環境有所差異
開國明主之籍,亦是亡國昏君之籍
窮鄉僻壤,多出英雄豪杰
豪杰造自時勢,英雄出于亂世
往往英雄必光宗耀祖,澤潤鄉里,加上好事者多如花之筆,點綴修飾,建碑歌德,故后人多謂地因人杰而靈,其實不然
至于后來者朝圣以沾光,更是笑談
偉人云: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
又云:人定勝天
與天斗,不循自然規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浮夸虛報,衛星滿天飛,人比黃花瘦
與地斗,不依地理環境,移山填溝造平原,圍海截河建農田,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積重難返
與人斗,只講階級斗爭,政治運動此起彼伏,人人自危
十年洗劫,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就是明證
人即生于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詣相處卻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必須面對的現實
違天理者必受天誅,大自然以他不可抗拒的力量在教會人類怎樣與之相處
天工難奪,天理難違,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即是人類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
塵煙裊裊,相思漫漫
天上的月,圓了又,心中的月,缺了又圓
一輪騰空的明月,就像是愛的燈塔,從頭到腳,都是那么的情深深,意綿綿
忽然想起那天,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諾言
天然與都會的有機互動、財經與城市和集鎮的相得益彰、聰慧與人文的時髦碰撞……如許的城市和集鎮,是生態幽美、宜居宜業、魅力無窮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