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領會有沒有人偶然也會感觸,人老是越長大越獨立的
僅僅看著白發催生,我已經為自己的歲月感到苦惱
那一頁的對話在她手中仍然很溫暖,她不能說她在無情地取笑她
她只是在記憶中徘徊
好在我還是看到了剡溪,略略可以彌補一下不能去雪竇山的遺憾
溪口的得名就因了剡溪,我在當地的一份文史資料上看到這樣的記載:“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到了武嶺頭與溪南山阻夾成口,故名溪口”
這是一條有名的溪流,李白在著名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說“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杜甫也有詩曰:“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
它發源于剡界嶺的大湖山,由新昌入奉化境,九曲而至溪口
剡溪九曲在古代就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各有勝景古跡,尤以一曲六詔為最,相傳王羲之在三十五歲那年辭官退隱于此,晉穆帝曾六次下詔敦促這位書法大師赴任,他都不去,他的隱居之地因此得名六詔,這里至今還存有王家住宅以及石硯、石池、鵝池等遺跡
緊隨其后的是那個寫了千古名句“凄凄慘慘戚戚”的南宋女詞人李清照,靖康之變后,她只身南逃,也曾寓居六詔
如果我沒記錯,現今的嵊州市文聯就辦有一份名叫《剡溪》的文學雜志,級別不高卻品位不俗,它以剡溪為名,大約也是因為這條溪流文脈的源遠流長吧
又見老屋有一支有關老屋的歌,在心里打了很久、很久的漩渦,一直沒有唱出來
今年春節,我終于在侄兒的陪同下回了一趟老屋
天!這是那棟我熟悉的親切的熱鬧的、生我長我、陪伴了我十八年的老屋么?怎么這般的低矮?我童年、少年眼中那高大、氣派的大斗門哪里去了?那142020-12【原創】
/> 三弦子 好多年前的一個冬天,在我的老家,大西北的一個小縣城,北哨門外,有四個老頭坐到了一起
他們背靠古老的城墻,懷抱一把三弦,在暖洋洋的陽光下,開始了自得其樂的自彈自唱
這是一個無風的冬日的午后
這個路口是冬天里一個向陽的溫暖的路口
古老的城墻已經坍塌,暗喻著老人們已經失去了一種依靠,但是那一把更加古老的三弦,卻還可以靠在老人們顫巍巍的肩頭
這是四個容顏各異的老人,他們臉上的容顏如同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一樣不同,然而他們的表情里卻又一樣地流著同一條歲月的河流
當他們輪流彈唱這把三弦的時候,很快地,他們就把幾十年的滄桑和榮辱忘在了身后,但卻把三弦聲里長大的人們迎到了身前
擔蔥的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