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實半虛的閑情,半真半假的此岸
回到家,他坐在沙發上歇憩飲茶,心緒漸漸的復歸于寧靜,思想的翰海卻波浪起伏
他悄然看著正專注地沉浸在電視節目里的母親,他就想: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每個生日都是人生的一道年輪,刻畫著生命的姿態、步履,記載著生命的體驗、感受,存蓄著生命的厚度、高度;生日有千千萬萬種過法,怎樣渲染這個生日,并不過分也不要緊,重要的是我們獲得了生命,是否心存感念,好自為之,善自珍攝?是否清楚生命的步履走向哪里?無論生命長久抑或短暫,我們能否持之以恒地校準生命的座標,兢兢業業地把握生命的航線,駛向理想的彼岸,讓生命的陽光照耀得真誠而有熱度,把生命的色彩潑畫得飽滿而有意境,將生命的旋律鳴奏得和諧而有韻味,從而將它定義為美好呢?
法蘭西共和國北部及中部時勢平整,一馬平川,氣象卻有變革
巴黎北行一鐘點至盧昂,就感觸冷些;西南行二鐘點至露娃河中流,氣象就暖得多,下晝竟頗燠熱,然而黃昏就涼下來,星月特殊鮮明
還有一個名字,也讓我們牢牢地記住它,那就是出生于匈牙利的英國人斯坦因
1906年和1914年,斯坦因率英國考察隊兩次到羅布荒漠大規模發掘,他將樓蘭遺址逐個編號,從LA編至LR,逐步揭開了樓蘭古文明的全貌
與此同時,敦煌也成了他頻頻光顧的地方
斯坦因第一次來敦煌是1907年3月
這是他第二次中亞腹地探險活動
當時,他不僅在莫高窟看到了精美的壁畫和彩塑,而且采用各種手段,尤以“唐僧之徒”為名,騙取道士王圓箓的信任,以極少的白銀,從王道士手中換取了大量的寫經、文書和藝術品
當他離開莫高窟時,僅經卷文書裝滿了24箱子,精美的絹畫和刺繡藝術品等文物又裝了5大箱
后經清理,卷文完整的有7000件,殘缺的6000件,還有一大批其它文物
斯坦因第二次來敦煌時,又以500兩白銀的捐獻,從王圓箓手中換去570部漢文寫卷
這些卷子是王圓箓專門收集的,均為完整的長卷,價值極高,但又被斯坦因轉運到了英國,現分藏大英博物館、大英圖書館里
從彝人古鎮的身旁駛過,車內頓時就盈滿了陽光和古典的氣息
汽車,馬車,火三輪,自行車,行人都與我沿了同一個方向,朝了楚雄市的中心匯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