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0月17日19時06分,一代文學巨匠巴金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當我從新聞中得知這一消息時,心中猛然一痛,作為繼陳獨秀、魯迅、郭沫若、茅盾之后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兼領軍人物,他的逝世代表了一種至真至純的人文精神的無情消失,也代表了一個至情至性的“五四時代”的徹底結束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順街,從1921年公開發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續寫《懷念振鐸》一文,他一生中創作與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第四病室》、《懷念蕭珊》等文學作品,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
坦率而言,對于巴老前期的作品,我只看過《家》和《寒夜》,也許是因為我個人欣賞水平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這些曾經激勵過幾代人的傳世之作并沒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真正打動我的卻是他文革以后的作品,特別是那篇著名的《懷念蕭珊》,他把自己對愛妻的思念注入筆端,對愛妻的過早離去他深感內疚,說“她本來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希望“讓她的淚痕消失,笑容在她憔悴的臉上重現,即使減少我幾年的生命來換取我們家庭生活中一個寧靜的夜晚,也心甘情愿”,死后自己唯一的愿望就是“等到我永遠閉上眼睛,就讓我的骨灰同她的攙和在一起
”讀到這里,我總會覺得莫名的心酸,在一個偉大的靈魂背后他所希望達成的愿望是何其的卑微,他所遭遇的境況又是何其的凄涼! 在內心深處,總覺得巴金和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有些相似,特別是在人性的追求和處世的執著上更是有著驚人的相似
托爾斯泰的偉大在于他不僅有著超人的文學天才,還在于他能終其一生去追求人性的真與善,探索社會的理想模式,甚至不惜放棄百萬家財,不惜妻離子散,備受冷遇,這使他成為了有史以來世界上最為偉大的作家
巴金年青時為了尋求真理只身來到法國求學,并成為一名忠實的“無政府主義”信徒,他的名字就是兩位“無政府主義”領袖名字中兩個字的合寫,晚年巴金追求“言行一致”的最高境界,對自身存在的錯誤深深懺悔,他回憶自己在文革時雖沒有錯誤卻仍低頭被批斗的“可笑”想法,他后悔對愛妻沒能盡到一個丈夫應盡的責任,其實他所“懺悔”的行為在我們許多人都是做不到的,只不過是他對自己的要求高于常人罷了
冰心老人曾經這樣評價巴老,說他是她所接觸的作家中“唯一一個只說真話的人”
在深刻剖析自身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于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事業
他把自己晚年的15萬多元稿費全部交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里面的錢竟然還有幾角幾分的零錢;他把自己珍藏的6000多本書籍全部捐獻給中國現代文學館,并認真地對每一本書進行了分類整理
巴老逝世后,有人提議設立巴金文學獎,卻遭到了巴老女兒的反對,她說父親生前就是一個很低調的人,如果巴老地下有知也會反對此事的
斯人已故去,庸人仍擾擾
在無限宇宙中,有一顆以巴老的名字命名的行星,也許他并沒有我們離我們而去,只是在更為廣闊的地方注視著我們,激勵著我們為了真誠的人生而努力奮斗,為了執著的理想而不懈追求......
44、在我眼中,世間女子分兩類,她和非她
34、她說她沒醉,卻搖搖晃晃掉眼淚,你說你愛她,卻沒有給她一個家
47、你我有各自的軌跡,如流星
能相聚,共步一段旅程,是緣分
但最終,將朝著各自方向漸行漸遠,是命運
30、生命太短,沒留時間給我們每日帶著遺憾醒來
所以去珍惜那些對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
以上就是關于你可以了解的上下分廣東紅中麻將,2人3人跑得快十年老平臺全部的內容,關注我們,帶您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