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因為聽書只要帶耳朵就行了,所以書場很少會有燈,也不用選什么好位置,隨便找個角落坐下就行,只要可以聽清楚
五月的麥收,是鄉下收麥人們的一次體力透支
在這場繁重、漫長的體力勞動中,是沒有鐵打的漢子的
村中有諺語說:“麥收場上,人脫一層皮”
麥場上,永遠沒有空閑,每個人的發條都上的緊緊的,不時有大人大聲訓斥偷懶少年的聲音
緊張、繁雜、漫長,與其說是勞動,不如說是一個煎熬的過程
體力的耐性,一場更為持久的體力消耗
麥收過后,所有的精壯漢子都跨了下來
八十年代的初期,魯北平原上還有些貧窮,無法想象清貧的生活如何涵養和保證這場長久的體力消耗的
那時你說,時常發生心慌,經診斷是低血糖,血壓也低,缺乏營養,把你累的又瘦又弱,體重只有80斤
我主張讓你每天喝半斤牛奶,中間有幾次你想停喝,我堅決不同意
后來我回憶是喝牛奶保住了你的身體
長女69年16歲參加遼河石油會戰
兒子70年15歲當小兵在洛陽外語學校學習,五口人分散在四個省市,你惦記這個、掛念那個
造成這種局面完全是我的過錯
當時怕孩子上山下鄉,沒有征求你和孩子同意,硬性讓他們離開學校
當時長女是校紅衛兵團政委,在同學和老師面前威信很高
是我的獨斷專行,讓她蒙受害怕上山下鄉當逃兵的不白之冤,使她多年無顏面見同學和老師
更讓我內疚的是長女至今沒有說過一句埋怨我的話
在三十七年后的今天我向你和長女公開認錯并道歉
/> 閑話中年 記得很小的時候,看過一個片子,潘虹和達式常主演的《人到中年》
內容已忘得差不多了,只是怎樣也忘不了,潘虹那雙包含著渴望、責任的大眼
朋友當中也有中年人,山爬到了一半,都頗多感慨,聽多了便也想說兩句
董橋曾撰文,題目為《中年是下午茶》
此喻甚佳
人到中年天過午
若童年是香甜甘醇的蜜,青年是熱烈奔放的酒,中年當然是茶
清淡中含著苦澀,澀中又存著甘甜
品嘗人生種種滋味,數十年辛酸自知,悲喜自知,豈是旁人所能意會的
也有人將中年比作秋
因了秋的澄明、秋的致遠、秋的累累碩果
若從屬相而論,中年該是那匹負重的馬,拉著一家老小向前邁進
責任與義務是這輛車的左右車轅,所以中年人都老老實實地拉車,認認真真地干活,任勞任怨,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心存非分之想了
便是某個夜晚,于寂靜處偶爾有女人感慨沒活出女人的滋味,有男人說沒活出男人的樣子,也只是活動了一下心眼罷了
明天清晨,照舊為生活忙,為工作忙
他們知道這輛車,不是說放下就放下的
人到中年多穩重深沉,心態也多見平和
或多或少的于潛移默化中改了脾氣秉性,臉紅脖子粗不是中年人輕易有的事
經過了生活的歷練,他們已經學會用理智稀釋情感
那崢嶸的性格棱角,早被時光之河沖磨得圓潤光滑
處理事情周全而有方寸,便是咬著牙根恨之入骨,也會淡然一笑,先是解了你的設防,再猛然進攻,讓你防不勝防
但中年人都謹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萬仞,無欲則剛”的至理名言
也的確如此,進入中年可謂洗盡鉛華,便是外表有些浮華,心靈的底色已是樸素
他們知道路該怎樣走,日子該怎樣過,所以生活的步子扎實穩健,一個腳印接一個,猶如踏雪留痕,疏落有致
人到中年,男人讓淚返回胸膛,讓心滴血;女人已無多淚潤濕眼角,而心卻悄悄地哭泣不止
愛過、恨過、哭過、笑過,不說是已經洞察了世事,也算把人生的真意了解了大半
所以,中年人常唱那首歌:“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行到河的中途,回首來路,欲說生之困、情之苦、傷之痛,“卻到天晾好個秋”,往事已化作一顆血紅的朱砂印在心頭
展望前程,中年人拉拉肩上的纖繩,拍拍身上的風塵,仍需努力
女人三十 寫下上面那個題目是需要點勇氣的
女人最忌諱別人問年齡
人家外國女性把年齡視為隱私,不對旁人公開
中國人沒有這么多的講究,動不動就有人“請問芳齡”
我曾被不少人,不分場合地追問過
最初有點狹隘心理,很反感
后來便學得油滑了
有人問時便以策略對付:“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比去年多一歲,比明年少一歲
”
弱者,顧名思義,就是在社會上、經濟上、生理上等各方面都處于弱勢地位的人
不說別的,就說說市場上的小菜販們吧:攤開一筐青菜,殷勤灑水,為的是保持鮮綠水靈;擺上幾小摞霉豆腐,時時勤拂,為了不教蒼蠅玷污;守著一小罐腌菜,勤擦罐身,就是想給人一種潔凈的感覺,目的都是為了使自已的貨有個好“賣樣”,能早點賣出去,賣個好價錢
這些起早貪黑,在風吹日曬雨打中苦巴苦熬的人,用雙手刨食,全靠勞力、苦力賺點蠅頭微利,沒有依靠,也沒有保障
他們如同蟻螻般整日忙忙碌碌,完全是為了生存而生存
這連本帶利還不足二十元錢的青菜之類,就是淘生的生計,寄托著全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