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二樓,來到兒童讀書室,那里有一排排的書架,各種各樣的各種書籍,啟蒙讀物,語音讀物,語言和文化
科學,教育,兒童報道文學,兒童論文,兒童小說,兒童故事等
閱讀這些書令人jaw目結舌,書山如林,書海遼闊
讀這些書真的很博學
我爸年輕時候和我一樣,換了不少的工作,雖然不是游手好閑,但絕對朝三暮四
但有一點可歌可泣的就是,他從來不干偷雞摸狗之事,頂多上山去挖一袋花生卸幾斤蘋果什么的
一則我爸是個老實人,二則他是愛狗的
評劇《花為媒》唱的好:愛花的人,惜花護花把花養,恨花的人,打花罵花把花殺
我爸從不打狗,狗也不咬他
骨趙曉梅 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雪覆蓋著麗江的整個冬天,也讓這座南方的遙遠邊城美麗得圣潔無比
落雪的那個夜晚,我夢見老家的山谷是一望無際的冰川,我從潔白無緣的山谷之頂,順著冰川滑落在金沙江畔,蜿蜓的金沙江如一條圣潔的哈達,系著大山的祝福向遠方延伸
清晨起床,拉開厚重的窗簾,房頂、花園、遠處的象山都被一層厚厚的雪裹緊,我的心里充滿了對天堂之花——雪的崇敬,也充滿了一夜之間變的潔凈無染的大地的崇敬
我用三十多年的時光等待著這場雪的降臨
靜坐在小屋里,火爐上烤著幾片洋芋,屋里光線暗淡
許久以后,我還記起我在這樣的一個雪天,圍坐火爐,吃著烤洋芋,喝著麻子油茶的情影
那樣寒冷的時光里,我圍坐火爐想著一些人和事想得深遠而入神,炭火在爐中啪啪地燃燒著,綻放出一群火星,濺落在我的腳邊
爐火通紅,我的臉和爐火一樣又紅又燙,脊背卻依舊冷颼颼的
寒風正從看不見的門窗縫里吹進來,它比我更熟悉墻上的每一道細小的裂縫
一個人的冬天就這樣在一場美麗的雪花之中來到了這孤獨的山城,來到了我的小屋里,來到了我的生命之中
就在這年的深秋,我似乎已經預感到一場大雪的將要來臨,窗外的樹枝常常被冷瑟瑟的秋風彈拔出哀艷凄涼的樂音;深更半夜,我常常被窗外哀嚎的夜風驚醒,這風象一位披頭散發的老婦人在山野里帶著哭腔呼喚徹夜不歸的孩子,又象是一匹發情的母狼在寂靜的山崖上悲傷地嗥叫著
我就在這樣的悲歌聲中恐懼地裹緊自己,用一雙冰手和一雙冰腳過早地感受著冬天的降臨,從頭到尾地撫摸自己冰冷的一生
屋子里黯淡無光,我知道雪花在落,漫天地落,落在屋頂上和山嶺上,落在整個大院中,落在遠遠近近的路上
我懷著莫名的興奮,站在屋檐下觀看雪花飄落的樣子,看遠處象山和獅子山上潔白的景致,我圍上開滿紅玫瑰的黑色長紗巾鉆進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讓雪知道,南方有我這樣一個用三十多年的時光終于等到這場雪花的來臨,卻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我活蹦亂跳的生命
也許是星期天的緣故,這廣闊的大院中沒有一個人象我一樣迎接著這場雪的到來,我佇立在雪花之中,一朵一朵美麗的雪花開放在我的長睫毛上,沒有人踏過的雪厚厚地覆蓋著往日這塊土地的喧囂和紛亂
守門人從窗口探出戴著棉帽的頭凝視著我,我踩在雪地上的雙腳被蓬松的雪圍住
經過三十多個無雪的冬天,我才漸漸明白自己企盼的是什么?無論我蜷縮在寂寞的小屋中,還是遠在冬天的另一個地方,總是盼望著紛紛揚揚的雪花能開在我生命的冬天是多么的美麗的寒冷啊!當一個人的歲月象荒野一樣敞開,迎接天堂里凋零而落的花朵時,她便無法照管好自己,她已經將自己的生命上繳給命運之神
就象現在,我緊圍著火爐,努力想烤熱自己
我的一根骨頭卻露在屋外的寒風中,隱隱作疼
那是我小時候在暗落的霜花中凍壞的,我再不能像撿一根潮濕的柴一樣,把它撿回到火爐旁烤熱,它永遠被凍壞在那段黎明前的黑暗中了
那個冬天我十五歲,在麗江護士學校讀書的我,放寒假之后回到家中,那時,整個村的人家都是靠遠在二十里外的灌木和松樹疙瘩取暖過冬
困為不斷砍挖,有柴禾的山離人們越來越遠,往往要用一天的半夜的時間才能拉回一手推車柴禾,每次砍柴禾,都是嫂嫂和倆個姐姐半夜起來做好玉米粑粑,裝好水,準備好一切
這一年,姐姐們都出嫁了,我回到縣城時,家鄉的太陽已落到了山背面,從車窗向外看,哥哥默默地推著一輛單車等候在車站門口,坐在哥哥的單車后座上,我一手提著包,一手摟住哥哥溫暖的腰,騎到田野時,看到黃昏中的村莊上空漂滿了裊裊的炊煙,寒風中的我鼻涕不斷地流淌下來,哥停下車子,把圍在脖子上的圍巾解下,圍在我的頭上,又用手捂著我冰冷的雙手問:“怎么這么冰?”他把我的包掛在單車龍頭上,讓我跨坐,掀開衣服把我的雙手放進他的腹部
到家時,天已經黑了
嫂嫂正準備明天上山砍挖柴禾的手推車
見到我時,她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讓我坐在火塘邊溫和溫和,把飯菜也端到火塘邊
哥的四個孩子圍著火塘烤火,我從包里拿出為他們買的襪子和發帶分發給他們
哥不斷地往火塘里添加柴塊,燃的啪啪作響
嫂嫂不斷地往我碗里揀菜,告訴我多吃一點
嫂對哥說,明天我去砍柴,我和你一起去,嫂一邊攪油茶一邊說,你累不得,不要去了
我說,我也去
哥看著我說,你不要去
暖流繞畫閣,柳色映湖光
你看那古樸莊重的木質拱橋,笑傲百年的老槐古柳,綠意盎然的老君山脈,流光溢彩的文化長廊,無不凸顯著渭河源旅游風景區獨特的魅力
我生長在甘肅黃土高原,四望處,不是臭椿樹,就是洋槐樹,屋前的如果不是桃,房后的就一定是梨
但是我卻沒有見過什么桂樹
我和桂最“親密的接觸”就是摸過它的“桂皮”——過年了,要煮肉,要放香料
香料里有八角,有小茴香,有花椒,也有桂皮
長而卷曲著的桂皮,掰開了,聞一聞,心里想:這就是桂樹的樹皮
連樹皮都這么香,那桂花就不知道有多么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