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碼是一種矩陣碼,或二維空間的條碼,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接下來介紹下QR code的符號結構。
一、QR code碼符號結構
其實,每個QR code碼符號由名義上的正方形模塊組成,組成一個正方形陣列,它由編碼區域和包括尋像圖形、分隔符、定位圖形和校正圖形在內的功能圖形組成,如圖所示:
![]() 符號版本和規格
QR code碼版本共有40中規格,分別為版本1、版本2、........版本40.
![]() 尋像圖形
尋像圖形包括三個相同的位置探測圖形,分別位于符號的左上角、右上角和左下角。
每個位置探測圖形可以看作是由三個重疊的同心的正方形組成,它們分別為(7*7)個深色模塊、(5*5)個淺色模塊和(3*3)個深色模塊。
位置探測圖形的模塊寬度比為1:1:3:1:1。
![]() 分隔符
在每個位置探測圖形和編碼區域之間有寬度為一個模塊的分隔符,它全部有淺色模塊組成。
定位圖形
水平和垂直定位圖形分別為一個模塊寬的一行和一列,由深/淺模塊交替組成,其開始和結尾都是深色模塊,水平定位圖形位于上部的兩個位置探測圖形之間,符號的第六行。垂直定位圖形位于左側的兩個位置探測圖形之間,符號的第六列。它們的作用是確定符號的密度和版本,提供決定模塊坐標的基準位置。
校正圖形
每個校正圖形可看作是三個重疊的同心正方形,由(5*5)個深色模塊,(3*3)個淺色模塊以及位于中心的一個深色模塊組成。校正圖形的數量視符號的版本號而定,在模式2的符號中,版本2以上(含版本2)的符號均有校正圖形。
編碼區域
編碼區域包括表示數據碼字、糾錯碼字、版本信息和格式信息的符號字符。
空白區
空白區為環繞在符號四周的四個模塊寬的區域,其反射率應與淺色模塊相同。
碼字符號的表示
碼字在矩陣中的布置
符號字符表示
在QR code條碼符號中有兩種類型的符號字符:規則的和不規則的。它們的使用取決于它們在符號中的位置以及其他符號字符和功能圖形的關系。
功能圖形的步驟
按照與使用的版本相對應的模塊數構成空白的正方形矩陣,在訊像圖形、分隔符、定位圖形以及校正圖形的位置,填入適當的深色、淺色模塊。
以上就是有關QR code碼符號結構介紹,條碼生成軟件支持多種條碼碼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制作相應的條形碼,有關QR code碼的制作可以參考:如何用條碼軟件制作QR code二維碼。
|